3月27日,主题为“综合学习空间赋能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嘉定区小学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在方泰小学开展。青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小学两类课程教研员陈雪娟、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小学两类课程教研员邵红霞、方泰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姚忠出席活动。嘉定区各小学校本课程教研组长、“青蓝教师团队”成员和“综合学习空间赋能学校课程发展”项目组成员参加活动。
※教学实践
方泰小学蒋姗姗老师介绍学校特色校本课程《非遗·拓印》科目纲要的设计思路,并执教《扑墨技艺拓瓦当》。她将“三个助手”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设计四个学习支架,贯穿本课的“回顾反馈、实践尝试、展示评价”等环节。在课堂上通过“三个助手”数据反馈帮助学生发现拓印瓦当过程中的不足,从回顾交流中探讨解决的办法。蒋老师通过拓印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展开讲解和示范演示,引导学生内化“扑墨技艺”的要点,在持续实践探究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微论坛
方泰小学校本课程团队以学校基于“大美金石”综合课程打造的“金石工坊”跨学科综合学习空间建设为实践案例,聚焦“‘金石工坊’为何而建?”“‘金石工坊’和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大美金石’综合课程如何共生共长?”以及“‘金石工坊’未来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赋能校本课程的发展?”等问题开展微论坛,深入探讨综合学习空间的构建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
※专家点评
陈雪娟肯定方泰小学以学生为本,对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实践探索。她认为,蒋姗姗老师的拓印科目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基因,为学生搭建了能力培育的阶梯,呈现出传统技艺的习得与创新思维培育的双向奔赴;学校的“大美金石”综合课程凸显五育并举的理念,引导学生像小艺术家一样亲历金石文化,促进了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金石工坊”学习空间有效赋能学生实践成长,与大美金石课程群形成紧密链接,是学生充分跨学科实践创新的场所,也是体现文化创意的展厅。希望学校基于“双新”背景,进一步思考素养目标下校本课程的内容重构,以及实现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的有效路径,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课程实施及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邵红霞指出,方泰小学在学习空间赋能课程建设方面有着深入探索,值得学习借鉴。她建议,各校需要关注“课程内容与学习空间的适配性研究”“学习空间的功能分区与课程设计的关联”“学习空间与数字技术融合的策略研究”“学习空间环境对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校本课程特色与学习空间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开展学习空间建设的研究”等研究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用好学校的综合学习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关注实施策略,提升课程品质”“强化课程评价,促进持续改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能力”等方面开展校本化的实践探索,实现综合学习空间建设对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正向赋能,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