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嘉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双名工程”郁婷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第二小组研讨活动“一对一倾听中指向幼儿自我效能感培育的师幼互动”在安亭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室教研员郁婷,安亭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余海玲及工作室第二研究小组成员参加活动。
●实例为鉴,洞察成长轨迹
安亭幼儿园陆怡老师分享案例《于倾听处,看见知妍的成长突围》,通过阶段性追踪观察和倾听以及对内向孩子的支持,展示了如何借助一对一倾听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基于实证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体现了教师在一对一倾听中的思考策略,凸显了幼儿自我效能感培育的重要性。
●聚焦现场,深入剖析解读
教师们观摩大(1)班户外建构游戏,对指定幼儿进行跟踪式游戏观察。针对不同个性幼儿在建构游戏与一对一倾听中的表现,教师们展开深入探讨。对于积极分享的幼儿,关注其主动探索行为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面对不太愿意与教师分享的幼儿,探索从兴趣点切入、设置挑战性任务等互动策略;针对建构参与度低的幼儿,讨论如何以兴趣为契机,在满足游戏体验的同时,关注建构能力的培养。
●智慧交融,凝聚发展合力
嘉定新城崇慧幼儿园李蓓老师,在上一次研讨活动的基础上,对“一对一倾听”进行深入的优化与实践。她以“慧倾听”划向幼儿内心的港湾的个性化案例,进行现场分享与交流。
姚春佳老师推荐《互动还是干扰》中的第五章《与儿童同频》。当她分享到“有效的教师主动与儿童同频,而不是期望儿童与他们同频”时,引发了在场教师们的共鸣与思考。她强调,有效的互动依赖于教师的敏感性,在任何时候都能及时地关注儿童的需要,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专业引领,指明前行方向
郁婷以专业视角,引领团队成员共同明确前行方向:身为教师,要怀着敬畏之心,沉下心走进去。一要深度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主动与孩子们建立情感共鸣,更要利用好一对一的时机为精准感知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和需求;二要深入走进师幼互动的过程细节中,精准捕捉互动中的教育契机,不断实践优化;三要更全面构建对儿童的认知体系,积极地面对师幼互动中成功与失败,通过不断地实践、尝试和反思来积累宝贵经验。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真实案例的剖析、现场观察以及深入的讨论,为后续持续性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研究方向。在未来实践研究中,团队将带着“研究意识”,进一步地去做实做细“一对一倾听”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