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以“促进数学理解,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嘉定区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研讨活动在城中路小学东校区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春芳、城中路小学校长唐晓燕、副校长朱俊和全区二年级数学教师参加活动。
◇课堂展示
城中路小学娄彬老师执教《三位数减法(横式计算)》。学生将学会的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方法的知识迁移到三位数减法中,通过创设爱心义卖的情境,从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引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两两对比,找出三位数减法的横式计算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三个助手”平台,给学生准备了三种虚拟学具辅助探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三位数减法的运算过程,让他们在交流和分享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朱漫兮老师执教《轻与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具体的实践操作活动,营造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朱漫兮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独立说、集体说等形式,鼓励学生能用数学语言完整地、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轻与重。本节课重点放在认识物体的轻重,并能通过两两比较,比较出几个物体的轻与重。教师通过设计动手操作和观察等学习任务,体验比较多个物体轻重的方法,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随后,两位执教教师针对研讨课的设计、教学与成效进行说课与反思。
◇专题讲座
城中路小学叶李老师作题为《是何 为何 如何——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初探》的交流,阐述了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的概念,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走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介绍了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嵌入多元评价机制,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充分发挥教学育人作用。
古猗小学桂菲老师作题为《指向学生“严谨性”思维品质提升的课堂对话行为的诊断研究》的分享,基于学校教育教学现状,结合校本化“和乐”课堂核心概念,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对话行为的诊断研究,通过三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一课为例进行分析检讨,提升学生开放性问题思维水平。
武宁路实验小学王莺老师作题为《基于“结构化”视域下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的思考》微讲座,剖析了学生运算现状,并审视课堂教学,以此为基础重新梳理教学计算内容结构,推动课堂转型,用“结构化”教学助力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
◇教研指导
陈春芳表示,两位教师都各有亮点,都关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三位数减法(横式计算)》以“三个助手”为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相融合,在教学中设计了层次性练习,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轻与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看、掂、吊、称”实践操作活动比较轻重,并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结果,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积累了活动经验。陈春芳认为,两位教师在课堂中还应重视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从多元视角出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标精神,将继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入推进教学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