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第六期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中青年优秀教师团队发展计划启动研讨会“小初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探讨”在远东学校召开。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发展服务部副部长时丽娟、项目负责人闫引堂,嘉定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凌雪花,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处主任颜晓莉,青浦区教育学院英语特级教师陆跃勤,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倪继明,嘉定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花洁,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顾立宁,嘉定区英语教研员江佳玮以及远东学校校长周屹、副校长李琼和项目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聚焦核心,锚定发展方向
△顶层设计明路径
闫引堂对市级项目规划进行解读,强调“教师团队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引擎”。周屹介绍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载体项目”实施策略,为团队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课题攻坚亮实招
学校项目负责人任紫吟老师直指当前英语教学痛点——文化意识培养碎片化、浅表化。团队提出三大破解路径:单元统整,开发融合中外文化的主题式教学活动;技术赋能,运用 AI 创设跨文化虚拟情境;梯队协作,建立 “骨干教师研发—青年教师实践” 的螺旋提升机制。
▲专家把脉,擘画实施路径
陆跃勤建议,紧扣新课标三维目标,构建 “语言能力为基、文化意识为魂、思维品质为核”的分层教学模型,让技术服务课堂。
倪继明肯定项目设计“活、新、实”,校本课程开发与文化浸润相结合的特色,并提议建立“文化素养成长档案”,追踪学生发展。
花洁指出,团队分工体现“双新”理念前瞻性,建议提炼文化素养要素指标,形成可推广的评价工具。
凌雪花表示,作为全区唯一入选的民办学校项目,远东学校扎实的研究基础与小初衔接特色,将为嘉定英语学科质量提升提供重要范式,助力民办教育贡献智慧。
▲聚力前行,开启崭新征程
闫引堂指出,教师应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文化桥梁搭建者”的角色转型,让研究扎根课堂。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依托团队优势,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推动成果转化,打造品牌项目,为上海市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推动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
本次研讨会通过专家引领、团队展示、互动研讨等形式,为上海市民办中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探索创新路径,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