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嘉定区小学音乐教研领导力提升暨刘婧嘉卓名师工作室辐射活动“数智领航新课堂 跨界共生新素养”在德富路小学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张馨月,嘉定区戬浜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刘婧,德富路小学校长张彩萍、副校长范薇薇、艺术分管领导王丽丽,上海市“双名”工程刘婧小学音乐“攻关计划”基地成员、刘婧音乐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全区小学音乐教师参加活动。
◆开篇引领:教研启航
张馨月做主旨介绍,紧扣新课标落实的三大政策导向“课程综合化推动了学科间的协同育人,助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构建审美认知;数字化转型将技术融入核心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理解与创新能力;教研领导力的赋能促使教师角色转型为素养引领者,既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教育支持。”
◆实践展示:课堂生辉
德富路小学教师李丽莎执教三年级《阿细跳月》。李老师通过关联学生已有经验,逐步走近彝族音乐文化,在“火把”“跳月”的文化情境下,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和谐交融。同时,借助数智技术,通过听赏、听动、听唱、听奏、听创多元方式,依据特定情境,呈现契合彝族音乐文化特色的小型歌舞剧表演。
德富路小学教师朱齐宇执教一年级音乐故事教学《越滑越快》。朱老师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跨学科融合的实践经验,以“音乐”学科为主,结合戏剧和体育,设计了“冰雪游戏”主题单元教学。通过模拟表演和戏剧游戏,学生在音乐与故事情境中体验角色情感,理解音乐速度与情绪的关系。同时,利用AI技术创设滑雪情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工具赋能:教研提升
教师在观课过程中,围绕“音乐+”学科融合主题,借助教研观察工具,认真填写课例观察表。通过科学设计的工具和明确的观察目标,从课堂细节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后续的教学改进与优化提供依据。
◆跨界探讨:融合共生
德富路小学音乐教研组汤惠萍、许硕妮与朱齐宇三位教师共同开展“解构学习·探循实践·研究创生——以‘音乐+姊妹’学科融合为核心主题的E链教研”。三位老师分别从解析者视角(Explainer),围绕“何为‘音乐 + 姊妹’学科融合”这一议题,阐述其内涵与外延;从探寻者视角(Explorer),以“如何开展‘音乐 + 姊妹’学科融合教学”为切入点,基于执教的课例,分享实践策略与心得体会;从研究者视角(Experimentalist),针对“‘音乐 + 姊妹’学科融合的挑战”进行解答。本次E链教研通过“解析—探寻—研究”的视角链条和“举证—循证—验证”的实践链条,系统推进了学科融合的教学研究。
◆专家点评:启迪未来
刘婧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对教研组发展轨迹予以肯定。她指出,在校长的引领下,教研组已形成“研教一体”的良性发展模式,尤其在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的双向转化中展现扎实行动力与创新性。针对教学实践维度,她以新课标为框架,从目标设定精准性、课程实施系统性、评价反馈生成性等层面展开剖析,特别肯定两位教师运用数字人AI合作、音虫软件可视化分轨、库乐队等数智工具,构建“虚实共生”的新型学习生态,实现教学资源动态重组与沉浸式体验升级。刘婧强调教研工作应保持“问题导向”的谦逊姿态,通过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新时代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
◆总结展望:携手前行
期待与全区音乐教育同仁共绘“三个坚持”发展蓝图:坚持文化根脉的守正创新,坚持技术赋能的智慧生长,坚持审美素养的终身培育。以本次活动为起点,躬身力行践初心,躬耕不辍谱新章,在音乐教育的沃野上共同耕耘属于嘉定的文化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