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海市“攻关计划”主持人、嘉定区学科带头人、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嘉定一中正高级信息技术教师严安东的组织下,严安东“攻关计划”工作室和严安东中学信息技术“嘉卓”名师工作室成员到金鹤学校,开展工作室研讨活动。黄浦区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徐嫣琼、嘉定区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杨曙光参与指导。
■学科实践,探索AI教学
金鹤学校沈文斌老师执教《体验机器学习——无监督学习》。沈老师借助“如何帮助图书馆管理员更好地淘汰并更新书籍”这一真实问题情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通过知识链、问题链、任务链的架设,深入剖析无监督学习中的K均值算法,以概念学习、编程实践、迁移运用的教学路径层层推进,提高学生将知识迁移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课后沈老师分享了备课过程中使用AI辅助备课、设计教具的实践经验。
■案例报告,研讨跨学科教学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张成林老师分享案例《基于初中人工智能泛在教育互动装置制作课程的设计思考》。该设计来源于其所在学校生境花园的真实场景和观鸟社团的学习研究需求。利用Ardunio结合一体机模拟成像,以鸟类物种识别为内容载体,通过人工智能的KNN监督学习算法的模拟演示,达成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趣味普及和跨学科项目研究的目标。该设计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专家认为可以进一步挖掘该项目的育人价值,在实践中不断迭代,打造成一个校园品牌项目。
■专家点评,把握前进方向
徐嫣琼对教学实践和案例分享给予高度认可,表示展示课的情境设计直击痛点,围绕“未标注数据”分类需求,从一维到二维阶梯式提升数据复杂度,既贴合学生认知规律,又凸显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跨学科案例将生物标本识别等跨学科内容融入技术课堂,使计算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双重提升。
杨曙光从学习任务单深度改造、课程体系精准定位、教育资源立体化升级三个角度给工作室成员提出建议。期望工作室研究内容能够创设新范式,辐射区域,形成区域标杆。
严安东肯定沈老师和张老师的实践,期待其他工作室成员在后续活动中也能够持续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挥集体力量,走出独特的人工智能教育道路。
本次活动印证了“高起点孵化硬成果”的可行性,工作室成员一致表示,将锚定“区域示范性成果”目标,以“课例创新辐射全区,项目深耕反哺课程”为双轴,攻坚工作室核心议题,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研训一体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