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主题为“‘数智’潮涌 精准赋能”的教学数字化转型展示交流活动在华江小学开展。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和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主办,华江小学承办。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上海市特级教师章敏和小学美术教研员徐敏,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汤丽红、小学美术教研员戴春莉,嘉定区江桥镇教委主任徐刚,嘉定区华江小学校长朱晓露,南翔小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朱燕青,嘉定区数字化转型项目校负责人及试验教师代表、汤丽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朱燕青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各校一年级备课组长、美术教研组长以及江桥学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成员参加活动。活动由华江小学副校长王昕宇主持。
◆课例展示
华江小学吴英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创新采用“生活化情境+数字化互动”的教学模式:以“串珠子”生活场景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珠子的排列规律,逐步过渡到数字、字母和图形的规律探索。借助平板电脑的实时互动功能,学生能够直观看到操作结果,有效建立起具体操作与抽象规律之间的联系。
华江小学丁丹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旋转的短线》,借助AI工具生成数字人梵高形象,为学生们呈现了别样的星空,使情境更加鲜活。学生活动依托三个助手平台设计,包含三个互动学件:一是“与AI梵高对话”学件,学生通过提问获取答案;二是“取色”学件,用于感受画作中的色彩搭配;三是“投票”学件,帮助理解短线的排列方式。学生体验平板作画后,将作品上传至虚拟画廊,通过AI梵高的即时反馈实现学习成果可视化,使学生成就感显著提升。
◆学校报告
朱晓露从问题驱动、推进思路、主要举措和实践成效四个方面,介绍华江小学如何以“远航文化”为舵,借“数智东风”扬帆,开启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未来,华江小学将继续聚焦学生自适应学习与个性化发展,依托项目引领,通过“数智”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探索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数字论坛
本次论坛以“当‘三个助手’迎来AI时代——数智赋能背景下的精准教学实践探索”为主题,围绕“三个助手”平台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展开研讨。论坛集中展示了各学科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全流程精准化,并提出多项发展愿景,包括跨学科融合、AI深度赋能艺术创作、构建数据驱动型教学生态、实施个性化艺术教育支持,以及推进AI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这些探索充分展现了技术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专家点评
章敏从数学专业视角出发,充分肯定吴老师的教学实践成果。她梳理了《找规律》一课的教学环节,强调教师应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此外,还探讨了教材习题的创造性运用,指出可借助不同素材呈现或创造规律,从而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最后,她特别肯定年轻教师在区内教研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进取态度,认为这种精神是推动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动力。
徐敏分享美术学科的数字化实践探索,通过具体课例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她介绍跨学科教师团队共同探索数字赋能的经验以及通过论坛、教研活动等搭建的交流平台。她强调,AI在规范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价值,同时指出数字化教学在课堂资源整合、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方面的优势。此外,徐敏提醒教师要理性反思技术应用效果,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鼓励年轻教师勇于尝试新技术,将实践经历转化为专业成长的养分。
◆领导讲话
徐刚强调江桥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介绍了当地教育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他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区域教育软实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活动尾声,他对华江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成果表示祝贺,表达了对未来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美好期待。
本次数字化转型展示交流活动,展现了数字化教学的独特优势与发展潜力。教师们将继续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以技术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成为思维生长的沃土,以数字技术为笔,共同绘制智慧教育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