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家校社协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4月15日,嘉定区幸福课程家校协同教育建设项目研讨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开展。上师嘉中工会主席姚继兵、德育主任徐婉迪、苏民学校副校长龚华、洪德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方海羽、嘉定世外学校德育主任张民乐以及各校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聚焦方向:构建科学协同体系
通过本次研讨会明确了项目的三大核心方向:在课程开发方面,研修共同体要以“积极行为培养”为切入点,开发适用于初中学段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为家长提供具体的教育指导;明确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依托上师嘉中校长陆正芳主持的市级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支既具备课程设计能力又能实施家庭教育的指导师团队;推动资源共建,计划搭建数字化资源库,整合各校优质案例等,为其他学校提供可共享的教育资源,开发各校特色教育资源。
◇协同攻坚:瞄准家庭教育痛点
在协同攻坚方面,各校代表达成了共同体协作共识,商定家校协同教育建设项目共同体研修方案。各校将通过科学的问卷调研和案例分析,共同梳理出亲子沟通、学习习惯培养、青春期引导等共性难题;组建跨校课程设计工作坊,分学段开发模块化课程,以更好地应对各学段的教育需求。此外,还将打造家庭教育品牌,定期举办案例分享会,以便分享经验、总结做法,提升教师家校共育能力,增强家校协同工作质效。
◇交流碰撞:赋能协同育人模式
各校代表结合校情,分析家校协同工作的现状与困难,分享本校特色实践成果,介绍下一步家校协同工作的具体安排。在此基础上,代表们还进一步明确未来家校协同工作的资源需求,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徐婉迪介绍学校将“幸福课程”理念融入家校协同教育,聚焦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开发“一班一品”实践基地课程,积极联动南翔老街、极地研究中心等23个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了“家校社”联动的立体化育人网络的实践做法。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展示了区域教育创新与协同育人的潜力。今后,各校将共同研究,进一步提升家校协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