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嘉定区菊园新区市民人文行走实践活动暨学习成果展示系列活动在嘉定紫云廊浪漫启幕。来自菊园新区成人(社区)学校“幸福课堂”智能手机班和国画班的约60名师生齐聚紫藤廊,以紫藤花海为课堂,用手机镜头捕捉光影交织的浪漫,用水彩画笔勾勒春日的诗意。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成为紫云廊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一串串淡紫色的花穗垂落如瀑,蜂蝶萦绕间,国画班的张教师现场示范如何以没骨法表现藤花之柔,教导学员观察花瓣的阴阳向背、藤蔓的蜿蜒走势。学员们各个执笔凝神,在轻展的宣纸上将满目春意化为一纸水墨风华。这场别开生面的“情境式教学”,正是人文行走中的艺术体验,学员们在紫藤廊下,以自然为师,以春色为媒,习得了技法,也在创作中感悟了“草木有情”的东方哲学。
学员张女士感慨:“以前临摹总怕画‘歪’,现在看着真藤枝,反而懂了‘歪’中的自然之美。当传统课堂遇见自然景观,当传统局限转化为多感官体验,紫云廊化身天然教学资源,传统的国画艺术在沉浸体验中焕发新生。”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让学员们在自然中行走,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创作,真正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相比雅韵天成的写生作画,智能手机班的实践课更为活泼灵动。学员们跟随任课陈老师一起活用手机摄影功能,他们以花为景,捕捉微风中摇曳的花穗动感,相互分享构图心得与修图技巧,以多元视角解锁紫藤之美,为漫步花廊的市民定格“人在画中游”的诗意瞬间。学员尚女士分享道:“我经常会路过紫藤廊,但是很少这样放慢脚步来走一走拍一拍!透过镜头,不仅看到紫藤的美,更能看到我们这座城市的美。”这种人文行走中的科技融合,让学员们通过科技工具记录自然之美,同时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当科技工具遇见自然景观,当市民视角转化为艺术表达,紫云廊化身天然影棚,菊园的春日之美也被重新解构与呈现。
将传统课堂搬进自然,开展“与自然共舞”的人文行走实践课,是菊园新区成人(社区)学校全新的一场融合人文思考与自身资源的教学尝试。菊园成校校长金星介绍道:“沉浸式学习中,教师可以打破课堂边界,与学生联结更多的情感,开展个性化教学;在真实场景赋能下,动态学习比静态听课更有吸引力,更多的艺术创作灵感被激发。学校希望通过体验式的情境教学,帮助学员更高效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立体体验,提升教学的厚度与温度,帮助学员在学习中得到文化浸润,丰盈精神世界。”这种“盛花绘美景,人文润菊园”的教学模式,让学员们在自然中行走,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创作,真正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据悉,今年菊园新区市民人文行走活动将通过“镜观菊园、笔绘菊园、味赏菊园、绿探菊园、星火菊园、字韵菊园”六大实践形式进行,带领200多名学员用镜头定格美好、用画笔描绘风采、用美食传递文化、用脚步丈量绿色、用行动传承精神,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展现“科技菊园、品质菊园”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之力。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盛花绘美景,人文润菊园”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行走中感受菊园的独特魅力,收获知识与文化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