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如河,流淌千年;笔墨似舟,载文明而行。4月18日,一场以“泼墨留香书节气,名家匠心写风华”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在封浜高级中学的静思园与非遗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和嘉定区语委办主办,东方教育时报和封浜高级中学承办,为师生搭建了与书法名家零距离对话的平台,更以匠心独运的细节设计,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新生。
※传统雅韵启幕,匠心浸润无声
活动伊始,封浜高中静思园“小艺舞台”的茶艺与古琴展演便为现场注入一缕古意。茶香氤氲间,学生们以行云流水的动作演绎茶道礼仪;古琴声起,一曲《仙翁操》如清泉涤荡心尘。这场融合视觉与听觉的雅集,是对传统艺术的致敬,为书法活动铺就了诗意底色。
非遗馆内,后半场活动。封浜高中副校长章珣在致辞中表示,封浜高级中学书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语委办、教育报刊总社及书法名家对学校的支持。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书法特色课程,让更多学生在墨香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东方教育时报事业部主任周晓明从媒体视角肯定活动的意义,并提出将持续关注并支持这样的创新实践,助力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生机。
书法名家的讲座成为全场焦点。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原馆长、海派知名书画家、篆刻家朱晓东以“二十四节气与书法”为题,从立春的笔锋轻扬到冬至的墨色凝练,将自然时序与书法艺术娓娓道来。“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生动的诗句让抽象的书法理论化为可触的四季画卷。讲座中,朱老师展示了一幅以“谷雨”为主题的书法作品,笔触间雷霆隐现、草木萌动。这份以匠心雕琢的创作,令在场师生真切感受到书法艺术“寓天地于方寸”的深邃境界。
※笔墨对话之间,匠心春风化雨
互动书写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非遗馆内长案铺陈,师生们围绕“节气”主题挥毫创作。朱老师穿行其间,或俯身执笔示范“雨生百谷”的湿润笔触,或轻点学生腕部纠正握笔姿势。学生们感慨道:“这种将文化哲思融入技法指导的匠心,让书写超越了简单的临摹,成为一次与传统对话的精神之旅。”
活动进入尾声,书法家为封浜高中题赠的“小艺舞台,大美人生”,成为整场活动的点睛之笔。宣纸上八字铁画银钩,既有书法家数十年功力的凝练,亦蕴含对学子“以艺养心、以美育人”的殷切期盼。当印章落成时,现场掌声如潮。最后,许多学生纷纷向朱老师求得墨宝——这不仅是艺术的馈赠,更是匠心的传承。
※翰墨薪火相传,校园培育新苗
作为上海市书法基地学校,封浜高中始终致力于让传统文化“活”在课堂。本次活动通过名家讲座、实践指导、作品创作三大环节,将书法教育从技法训练升华为文化浸润。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原来书法不只是写字,每一笔都藏着古人对天地的理解。”这场活动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热爱,为校园美育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