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落实“双新”理念,5月6日,以“深研学习活动设计,助推语文要素落实”为主题的嘉定区一年级语文学科“双新”推进教学研讨活动在德富路小学开展。长宁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秦佩箐,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艳,嘉定区德富路小学校长张彩萍、副校长范薇薇、嘉定区各校一年级语文教师代表、张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及范薇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活动。
◆课堂启智·双师展风采
德富路小学沈丽丽老师执教《文具的家》第一课时。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和关键字词、联系上下文等进行简单推断,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基于文本证据有理有据进行推断的思维能力。同时,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学习经历,沈老师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句式训练,帮助学生夯实语言表达基础;同时,借助表情包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人物情感,把握语气变化,分角色读好人物的对话,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与运用能力。
南翔小学孙烨老师执教《一分钟》第二课时。课堂中,孙老师以“词语小闹钟”游戏巩固字词,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因为……所以……”和“要是……就……”的句式,创设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主人公元元迟到的原因,并学会简单推断,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此外,孙老师结合单元人文主题“习惯”设计了“好习惯养成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到早睡早起、完成任务不拖拉。
两位教师紧扣单元要素,以情境化活动驱动学习,为低年段语文教学提供了生动范例。
◆经验凝萃·策略协同探
教学展示后,教研团队代表分享一线实践中的经验。从单元活动设计到策略落地路径,教师的智慧碰撞为与会教师打开了教学新思路。
德富路小学杨培培老师代表范薇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做主题为《从理解到表达:阅读策略与朗读方法协同并进》的交流。她以《文具的家》为例,阐述在低年段语文课堂中实现阅读策略与朗读方法协同应用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思维进阶、合作探究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提取、逻辑推断和情感体悟能力。
迎园小学李雪菲老师代表张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分享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该单元教学通过三个子任务展开教学:借助插图与情节反复特点理解长课文、依据文本信息作简单推断、联系生活现象分析因果。教学中设计了层次化问题链,创新采用《校园一日好习惯养成指南》作为支架及评价工具,助力学生习惯养成与思维发展。
◆思维交锋·拨云指方向
互动讨论环节创新采用“抽签”形式,随机抽取学校代表现场发言。各校教师结合课例与实践,畅谈对“语文要素落实”的思考,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探讨中明晰方向。
秦佩箐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她表示,整场活动紧密围绕教育改革核心诉求,精准定位教学目标,通过构建严密的闭环,将抽象的语文要素逐一落实,展现出前瞻性与落地性兼具的特点。在经验分享环节,聚焦语文学习关键能力,引导教师关注单元结构,设计了连贯的教学体系。两位教师充分践行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推断能力发展,为语文素养提升筑牢根基,深度融入育人理念。同时,教学实施亮点频出,精巧的教学情景、多元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针对不同课型各有侧重,合理分布教学内容,朗读方法丰富多样且效果显著。围绕语文要素开展的简单推断训练呈螺旋上升趋势,借助句式训练表达,将学生思维引向生活实际,深化了对课文主题认知。
◆聚力致远·教研启新章
张艳做主题为《单元学习任务统摄下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深度解读,为整场研讨注入专业力量。她认为,活动成效:一是看见儿童,执教教师以生为本,设计的活动童趣十足,贴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二是聚焦要素,精准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在课堂实践中扎实落地;三是携手同行,每一堂精彩课堂的背后,都凝聚着团队协作的智慧与汗水。本次活动是思维的碰撞,也是成长的阶梯,她呼吁全体教师以本次活动为起点,将教研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让语文要素落地有声,让学习活动真正赋能学生成长。
◆工具赋能·反馈促提升
作为嘉定区“教研领导力”项目校,德富路小学秉持“工具赋能促进校本教研活动品质提升”的项目理念,充分利用本次区域教研活动的组织优势,为项目的研究与推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在教研活动启动之前,学校针对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科学地制定了教研目标与任务。在教研过程中,与会教师依据活动反馈单中的观察点,对教研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科学的评估,并认真填写了“活动总结反馈单”。活动结束后,学校仔细梳理了反馈单中的内容,为后续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供了优化和改进的依据。
教研芳华,沉香流年。本次活动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智慧为导向,为区域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展望未来,教师们将不断深化对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促进语文教育关键要素的实施,并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研领导力项目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