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逐梦管乐团师生一行奔赴山东日照,参加“日照东方”管乐嘉年华暨“中华杯”第十八届全国优秀管乐团队展演活动。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逐梦管乐团荣获国家级“优秀乐团”荣誉称号,展现了逐梦管乐团学生们的卓越风采。
■赛事背景
“中华杯”全国优秀管乐团队展演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主办,是国内非职业管乐领域最具权威性、规模最大的赛事之一。本次展演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 21个省区市的139支管乐团队、10400余名号手参加。各参赛团队通过精彩的演奏和专业的表现,展示了我国管乐教育的优秀成果。
■精心筹备,家校携手
为备战本次国家级赛事,同济附中高度重视,校领导全程统筹,家校聚力共谋。青年教师兼乐团驻团作曲唐靖杰老师倾力打造原创作品《济忆》,以音符镌刻同济大学百年风华,用旋律传递“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核。特邀指挥张小平教授逐小节打磨作品,将校园文化、历史积淀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使《济忆》成为展演中独树一帜的“同济名片”。乐团指导教师杨子千老师化身“时间管理大师”,充分利用大课间、午休及课后服务时段,分声部开展“靶向特训”。从基本功训练到情感处理,从气息控制到声部融合,师生们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一处细节,为比赛做好了充分准备。
■千里奔赴,家校护航
展演恰逢五一假期,交通与住宿压力倍增。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协调下,行程方案历经多轮优化,最终敲定;家委会全力配合,家校联动组建“护航小队”,确保乐团四十余位学生跨省出行的安全。尽管高铁车厢分散、人流密集,但家长志愿者与教师全程值守,用责任筑起安全屏障。抵达日照后,师生们争分夺秒投入排练。酒店会议室、展演厅后台、甚至餐厅角落,都成为临时练习场。灯光下,乐器与乐谱交映,汗水与笑声交织,这段并肩奋战的旅程,注定成为学生们珍贵的成长印记。
■以乐逐光,自信绽放
首次站上全国性舞台,同济附中逐梦管乐团的学生们既兴奋又忐忑。候场区,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乐团云集,专业化的演奏氛围让队员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彩排时,面对开阔的舞台和专业的评审席,他们略显拘谨,但乐团特邀指挥张小平教授始终给予温暖鼓励:“音乐的本质是传递情感与信念,专注表达自我,你们就是最独特的风景!”正式登台时,学生们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随着指挥棒抬起,轻快灵动的《宁夏数花》率先奏响——这首改编自西北民间歌谣的管乐作品,以跳跃的节奏与欢快的旋律描绘出塞上江南的丰收图景,木管的婉转与铜管的明亮交织,瞬间点燃全场热情。紧接着,原创曲目《济忆》的庄严旋律流淌而出,铜管铿锵如金石共鸣,木管悠扬似岁月低吟,打击乐激荡若时代脉搏。这首承载同济精神的作品,以音符为笔,将百年学府的厚重底蕴与学生们的赤诚之心娓娓道来。两曲终了,掌声如潮水般席卷全场。学生们以扎实的功底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逐梦管乐团的风采。
■以乐育人,未来可期
一次展演,一场蜕变;一份荣誉,一路征程。同济附中逐梦管乐团用“优秀乐团”的殊荣证明了实力,更以音乐为纽带,点燃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未来,逐梦管乐团将继续秉持“专业与热爱并重”的宗旨,深耕艺术教育沃土。乐团将持续深化“以乐育人”理念,通过合奏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舞台实践锻造自信坚韧的品格,通过音乐创作激发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