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区第六届双名工程陆静学前教育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北水湾幼儿园开展。工作室主持人嘉定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室主任陆静、教研员修成静及所有工作室成员参加活动。
○立足实践 启思赋能
陆静基于上一阶段的实践研究,针对工作室成员们在日常实践中对发现“小弱”幼儿了不起的观察进行整体反馈。实验幼儿园吴梦宇老师、外冈兰郡幼儿园许玲燕老师分别分享《“小弱”幼儿闪光的实践故事》。
○走进户外 对话倾听
随后,工作室全体成员观摩北水湾幼儿园郁唯佳老师的户外活动现场。每一位教师悄悄化身“观察员”,用镜头和笔记捕捉孩子们面对挑战时的真实反应,他们惊奇得发现有的孩子尝试拓宽“独木桥"方便骑行,有的孩子正在解决爬树的难题、有的孩子不断调整身体躲避敌军的攻击.....孩子们皱眉思考、同伴互助、反复尝试的珍贵片段引发工作室成员们的共鸣与思考。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活动后所有工作室成员与所观察的幼儿展开了一对一倾听,和幼儿进行温暖对话,记录体验后的真实感受。
○思维碰撞 深度循证
工作室成员以“爱玩敢玩”“善于观察”“主动探究”等关键词一致肯定本次活动。同时,工作室成员围绕话题“那些幼儿自然经历的挑战”,以“学习契机”“户外深度体验”为核心,结合户外活动现场及一对一倾听实录展开深入研讨。小组成员积极辨析幼儿自然经历的挑战中的学习契机,共同解锁幼儿兴趣需要与学习契机的内在关联。最后,陆静在总结中强调,幼儿自然经历的挑战除了成人观察到的,要接纳幼儿的“印象深刻”。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沉浸式观察走进真实游戏现场,捕捉幼儿面对挑战的“原始智慧”,并结合倾听记录进行实证性研讨,用儿童自己的语言解读成长逻辑,为教师提供了“发现儿童力量”的专业工具箱,也让教育支持从“看见行为”走向“读懂需求”。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耕研究,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被看见、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