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看见幼儿 看见教师——落实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验区工作暨‘基于实证的教研’子项目研讨”活动在黄渡莱茵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室主任陆静、教研员修成静,嘉定区安亭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安亭幼儿园园长余海玲,嘉定区桃园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桃园幼儿园园长吴婷,项目领衔人、安亭幼儿园副园长林巧珍,项目负责人、桃园幼儿园副园长李之蔚以及项目组的园长、业务副园长、教研组长、余海玲学前嘉卓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参加活动。活动由黄渡莱茵幼儿园副园长宋细妹主持。
●经验共享:问题素材库的共建与生态重构
江桥幼儿园业务园长张韡祎分享教研问题素材库的实践成果。她通过分层分类优化、共性问题菜单、专业研判机制等举措,推动教研从“零散记录”转向“证据驱动”,激发教师从“被动执行”到“自主研究”的内生动力。春申幼儿园副园长许铭珺、昌吉路幼儿园副园长袁香云、方泰幼儿园副园长左娇莹、黄渡幼儿园科研组长陆晓萍创新提出“智能检索”“教研素材链”“双视角记录”等机制,破解素材库“资料堆”困境,赋能教师精准教研。
●现场教研:从幼儿“哇”时刻看教师支持策略
黄渡莱茵幼儿园大班教师以幼儿建构游戏视频为案例,围绕“从幼儿‘哇’时刻看教师支持策略”展开研讨。教师从情绪情感、建构水平、数学核心经验、社会性发展、学习品质等维度解析幼儿行为,提出“顺应—推动”双路径支持策略,研讨过程凸显基于实证的教研导向。
●复盘讨论:聚焦问题素材库的挑战与突破
陆静组织部分业务园长和骨干教师基于上午的户外活动调研以及上半场的教研现场和案例分享,围绕“采集实证构建教研问题素材库的挑战与优化”这一话题展开复盘讨论,讨论聚焦问题库中“问题繁多利用率低”“教师内生动力不足”等痛点问题,促进大家形成共识:教研问题库是基于教师在实施中的纠结点自然形成的过程,教研问题一定是清晰的、小微的,进而引发对教研问题库建设和运行更深层次的反思。
●分组研讨与点评:共话教研生态的未来方向
在与会人员的分组讨论与交流后,修成静提出“循证教研三要素”框架,肯定教研转型从现象描述到发展价值判断、从二元选择到动态支持循环,同时建议从优化方向,如:分层建设公共库(共性问题)和个性库(教师个人困惑);问题转化三问筛选机制;技术工具柔性设计等。
吴婷提出“头脑风暴→专家门诊→认知迭代”三阶段发展模型,强调实证教研应从“捕捉素材”升级为“理解教师真实困境”,并建议分层管理教师问题,允许“无问题”状态存在、接纳“低级问题”的价值性、建立问题生长跟踪机制。
本次研讨以“实证”为锚点,推动教研从管理视角转向师生共建共享。未来,嘉定区将持续深化问题素材库的动态优化机制,让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解真问题、获真成长”的专业阵地,助力保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