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步推进嘉定区保育教育实验区项目研究的实践探索,切实提升案头工作变革研究,5月13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子项目研讨活动在中国福利会新城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幼教部教研员黄悦,嘉定区教育学院学前幼教部教研员郁婷,嘉定新城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新城实验幼儿园园长陆晔,嘉定新城学前教育集团各公办幼儿园园长、业务副园长和试点班教师等30余人参加活动。
○聚焦现场——顺应幼儿需求
与会人员观摩活动现场,跟随幼儿的步伐,看到以幼儿为主体的保教计划变革尝试。一对一倾听自然融入幼儿活动中,AI工具、智能平板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赋能教师的观察,使案头工作更高效地与幼儿活动有机融合,案头工作变革研究取得了阶段性实践成效。
○分享研讨——赋能教师成长
在会场研讨中,来自中福会新城幼儿园、崇教幼儿园、马陆智慧幼儿园和白银路幼儿园的四位教师代表,分别就观察记录工具的调整优化、观察支架的搭建、观察模式的重构以及案头工作撰写的行动研究,分享现阶段的成效与思考。
专题分享后,项目组成员围绕案头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维碰撞,就观摩活动现场和四项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收获与思考。
活动最后,专家对现阶段研究的聚焦思考给予肯定,也对下一阶段研究的持续发力提出具体建议。陆晔指出,希望在研究后期可以更大发力,精准辨析改了什么、为什么改以及改后的变化等内容。郁婷提出思考:幼儿在活动中可能随时中断自己的游戏找教师讲述,依赖教师的肯定,而教师也可能随时中断自己的观察,两者之间如何权衡?黄悦提出,下一阶段“破”与“剖”的设想。破刻板印象:是帮助专业成长发展还是考核?破刻板行动:是为了写下来还是学会反思?她建议具体案例要聚焦实证点,剖析时间分配的问题。
在项目研究的专业引领下,各成员单位持续推进案头工作变革研究,将“以幼儿为主体”作为出发点,开展基于幼儿兴趣和需求的实践。这一变革过程切实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真正将幼儿园保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