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以“打破学科壁垒,探索教学新样态”为主题的嘉定区初中体育教研展示活动在嘉二实验学校开展。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冰清,杨浦区教育学院高中体育教研员、上海市“高峰计划”主持人李荔,黄浦区教育学院高中体育教研员夏昕,嘉定区教育学院初中体育教研员张蔚峰,嘉定区第二中学上海市“攻关计划”、嘉定区“嘉卓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徐瑛等出席活动。李荔老师“高峰计划”成员、徐瑛老师“攻关计划”和“嘉卓名师工作室”成员、嘉定区体育中心组成员及五年内青年教师参加活动。
◆领导期许:联动跨界从“点状示范”走向“系统升级”
王冰清强调,嘉二实验的探索印证了跨学科融合的育人价值。她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建立“流动教师+本校教师 +教研员”联动机制,推动“单兵作战”向“团队攻坚”转变;二是通过“名师工作坊”等平台,将创新经验转化为全校教学能力;三是构建“发现—培育—辐射”区域资源循环体系,让体育教学改革从“点状示范”走向“系统升级”。她寄语教师成为“筑桥人”,以跨学科融合培育时代新人。
◆沉浸式课堂: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新范式
嘉二实验学校体育组施豪、沈军、王超三位教师呈现七年级田径中长跑教学展示,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将 “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历史事件转化为学练场景,构建“体育技能学习+历史情境浸润”的双轨教学模式。施豪老师借助“呼吸神器”直观演示跑步呼吸节奏,破解中长跑技术难点;沈军老师以“四渡赤水”路线为脉络,通过分段跑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呼吸—步伐”配合技巧;王超老师设计“翻越雪山”体能关卡,针对性强化下肢力量与协调性。课堂中,嘉二实验学校苏娟老师同步讲解长征时间线,帮助听课教师清晰把握跨学科教学逻辑。教师们以 “激情引导——稳重示范——活泼互动”的风格切换,让学生在模拟长征的沉浸式体验中,掌握了中长跑技术,感悟了红色精神。
◆交流点评:体能教学的理论深耕与实践碰撞
嘉二实验学校校长潭智英介绍嘉二实验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理念和体育工作成果。她对本次跨学科教学的思路及成果予以肯定,表示“今天的跨学科教学不仅是对学生体魄与意志的双重锻炼,更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次深刻实践”,并对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专家领导及教师表示真诚感谢。
在微讲座环节,市 “攻关计划” 团队成员苏娟、孙彤彤两位教师带来实用分享。苏娟以“看得见的体能成长”为主题,用“体能就像盖房子,一般体能是地基,专项体能是梁柱”的比喻,通俗解析了体能分类和其育人价值。她结合“踏板操体能课”设计,从热身游戏到分层训练,一步步拆解如何让体能练习“有趣又有效”。孙彤彤以 “跆拳道专项体能设计”为例,用“踢腿需要爆发力,躲闪需要协调性”的生活化语言,讲解如何根据项目特征设计体能训练,让在场教师直观理解“专项体能为运动技能服务”的理念。
在活动点评环节,夏昕肯定“长征路线贯穿单元教学”的创意、“明信片团队跑”“沉浸式比赛” 等环节,认为其通过“历史线索+视听情境”有效缓解运动“极点”不适,实现学科知识与运动体验的双向强化。徐瑛重申“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的定义及关系,介绍“全生命周期”设计理念,深化教师对体能训练的认知。张蔚峰梳理了体能教学的定位与方向,感谢各方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升的助力。李荔建议,教师整理分析学生体能数据,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名师引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变革的区域实践
本次活动依托上海市“高峰计划”“攻关计划”和嘉定区“嘉卓名师工作室” 等平台,汇聚了市、区两级教研力量。自2024年起,嘉二实验学校在区初中体育教研员张蔚峰指导下,联合徐瑛主持的工作室积极开展“体育与历史学科融合”的课题研究,本次展示是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呈现。
教育是向美而行的旅程,唯有携手破界,方能致远。嘉二实验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耕“学科融合+体能育人”模式,为培养“眼中有光、身上有汗、脑中有智”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推动区域体育教学向更富深度与温度的新样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