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江桥镇片级科研成果推广活动在金鹤小学开展。本次活动以“情境驱动·任务赋能·真实表达”为主题,聚焦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创新实践,通过课例展示、成果分享、专家引领等形式,呈现了片区学校教科研联动的丰硕成果。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艳、科研室科研员马骥、兼职科研员李超,金鹤小学副校长徐跃才及江桥镇片区九所小学的科研骨干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课例展示:情境驱动,激活真实表达
金鹤小学孙封迪老师执教五年级习作课《神奇的探险之旅》第二课时。课堂以“解锁探险习作宝箱”为任务情境,通过AI视频创设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场景,引导学生借助“险境求生思维导图”设计曲折情节,并融入心情变化描写。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遇险—脱险”片段写作,现场生成的作品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节描写能力。
◇成果共享:片区联动,赋能教师成长
在经验分享环节,片区学校教师代表依次展示研究成果。金鹤小学陆莉燕老师根据她已结项的区级一般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高年级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提出“三阶九步”情境创设模型;江桥小学刘兆童老师以四年级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为例,演示了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叙事类习作中的应用;武宁实小窦俊赬、绿地小学左春桃以“三分钟快闪”形式,分别呈现了题为《创设真实情境 任务驱动学习》《小学中高年级情境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的微报告。
真新小学袁雯雯老师、封浜小学王诗雯老师、卢一实小戚晓琛老师、华江小学许婷婷老师、星慧小学秦雪老师以“圆桌派”的论坛研讨,对习作教学中的“痛点”与“亮点”畅所欲言。片区学校通过课题共研、资源共享,形成了“问题共解、成果共享”的教科研生态,展现出科研引领下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专家引领:深耕实践,共绘科研蓝图
互动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围绕“习作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或者难题”展开热议。
张艳肯定本次科研活动的有效性。她建议,情境设计需紧扣语文要素,避免为“热闹”而偏离核心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对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估与监测,来制定分层的写作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策略。
马骥强调,科研应强化问题导向,深耕教学痛点,片区需协同创新,打造研究共同体,成果要转化闭环,辐射教学实践。
徐跃才表示,本次片区联动打破了校际壁垒,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校际课题共研”等机制,推动教科研一体化发展。
本次科研成果现场扫码提交的“问题漂流瓶”收集关于习作教学的困惑27条,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活动中习得的“情境任务设计”“思维可视化工具”等策略迁移至日常教学,助力学生真实表达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