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南翔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学习活动研究中心健康领域研讨活动在天恩幼儿园开展。上海市幼教名师、虹口区友谊幼儿园原教师吴佳瑛,健康领域研究领衔园天恩幼儿园园长张叶青、研究小组导师天恩幼儿园汤淳、宝翔幼儿园陈悠以及小组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趣享课堂,共话成长
天恩幼儿园陆晨老师执教小班健康活动《哭也没关系》,以“哭”为切入点,通过绘本共情、情境讨论与游戏化互动,引导小班幼儿建立“事件—情绪—行动”的逻辑关联。活动中,幼儿通过图片配对、骰子游戏等趣味形式,理解“哭”是表达需求的信号,而非单纯的结果。从“小堇哭了”的绘本故事引入,到识别同伴“受伤哭”“抢玩具哭”“挂衣服困难哭”的情境,幼儿在角色扮演与互助讨论中,学会用简单语言表达情绪,并尝试通过寻求帮助、练习技能等方式解决问题。
留云幼儿园姜雨桑老师执教中班健康活动《比赛》,以拔河比赛为载体,带领中班幼儿经历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学习情绪识别与自我调节。他从回顾生活中的比赛经验切入,通过绘本《美美参赛记》讨论“输了怎么办”,再以三轮拔河比赛引导幼儿真实体验情绪起伏。幼儿在分享“赢了很兴奋”“输了有点难过但想再试试”的感受中,逐渐理解“比赛有胜负,重要的是勇敢挑战与积极反思”。
◇智创课堂,共探心育
在执教教师反思后,在场教师围绕两个健康领域集体活动,从活动目标设定、环节逻辑架构、教学策略运用、师幼互动质量等维度分组展开讨论。各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时,为执教者的创新实践点赞,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中,教师们共同为健康领域教学的深度优化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路径。
◇名师赋能,共研成长
吴佳瑛以“看见儿童、尊重发展”为核心,肯定两位执教教师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实践智慧,又通过具体案例启发教师:情绪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幼儿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这需要教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用“问题解决”替代“道理灌输”,用“持续观察”替代“活动结束即终止”,让情绪管理成为幼儿在真实场景中“主动习得”的能力,为其终身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本次健康领域教研活动,展现了教师们对幼儿情绪发展的深度关注。从小班“接纳情绪、学习表达”到中班 “体验输赢、积极应对”,两场活动层层递进,为幼儿的情绪调适能力与社会适应力发展奠定基础。未来,南翔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学习活动研究中心健康领域小组的教师将继续深耕健康领域教学研究,以更专业的教研力量,守护幼儿的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