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验区工作,努力构建幼儿与教师双向赋能、协同发展的教育生态,5月21日,“幼儿教会我反思”嘉定区菊园学前教育集团“教师‘观察、倾听、互动、反思’四项增能”子项目研讨活动在望新幼儿园开展。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员贺蓉,嘉定区菊园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菊园幼儿园书记、园长蒋霞,菊园学前教育集团各园园长、业务副园长、试点班青年教师和其他教师代表们参加活动。
●以眼为尺,共探成长轨迹
与会教师们观摩望新幼儿园户外活动。春雨蒙蒙,冲不散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也阻挡不了教师们饱满的研讨热情。在野趣纷呈的活动现场中,教师们追随幼儿的活动现场,利用反思支架,观察、倾听、互动、反思,感受幼儿自然生长的活动样态。
●以思为桥,解码成长密码
案例分享环节中,望新幼儿园朱晓蝶老师和葛隆幼儿园沈欣怡两位青年教师分别分享案例《一场由萌兔乐园引发的思考》《积木倒,但情绪不“倒”》。两位教师基于反思支架使用后的对活动中幼儿探索能力及情绪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以破为新,重构互动范式
菊园幼儿园业务副园长郁琼带领集团内业务副园长及项目试点班教师们开展基于现场观摩后实证教研活动。通过深度研讨,各位教师深入思考幼儿合作中的真实样态,打破判断幼儿的刻板方式,对开展户外活动中如何观察、倾听、互动与反思都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以童为镜,照亮教育航向
贺蓉认可新教师培养模式,肯定嘉定区对新教师的“集体陪伴式”培养,通过开放的教研活动让青年教师(尤其是三年内教龄教师)突破园内局限,获得真实表达和跨区域研讨的机会,避免思维视野受限;肯定教研氛围轻松包容,主持人能认真倾听、接纳不同观点,鼓励教师分享真实体验,形成“被支持、被接纳”的成长环境。她还建议避免机械套用支架,鼓励教师先真实表达教育现场的困惑与发现,再结合支架梳理,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反思;班主任应优先分享儿童背景信息,避免其他教师因信息不足过度推测(如案例中对“游离儿童”的解读),提升研讨效率。
蒋霞用“感谢与收获”“赋能与行动方向”“践行与落地要求”三组关键词,总结本次活动。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深化了教师对幼儿成长的认知,重构了教育互动的范式,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菊园学前教育集团,将继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化实证教研创新,优化支架反思策略,关注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重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将幼儿园保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