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嘉定区第六届双名工程陆静学前教育工作室第一小组研修活动在百合花幼儿园开展。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室主任陆静及工作室成员参加活动。
◎立足实践 共探成长
宝翔幼儿园陈悠老师分享案例故事《“元宝”学习契机分析》。她通过对幼儿游戏的持续观察,敏锐地捕捉到了幼儿与熟悉同伴建立联系的关键学习契机。教师及时地提供支持,并进行与幼儿的一对一倾听。通过家园共育等方法,助力幼儿逐步成长。
东方瑞仕幼儿园王迪分享案例故事《关于“毛毛”的小日常》。她通过对幼儿活动的持续观察,细致地捕捉到幼儿在搭建地铁模型时所展现出的专注态度。在注意到幼儿对地铁主题的强烈兴趣之后,教师以此为契机,采取倾听对话、鼓励表达等方法,促进了幼儿成长和发展。
陆静指出,教师要摒弃标签化思维,通过持续观察发现幼儿的独特优势,要真正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重视家园合作,在耐心观察中,以积极视角捕捉细微学习契机。
◎深入现场 倾听互动
工作室成员、百合花幼儿园教师倪晓敏开放大班幼儿的户外活动现场。每一位观摩教师用镜头捕捉幼儿自然经历的游戏现场及面对挑战时的真实反应。
活动后,工作室成员与所观察的幼儿展开一对一倾听,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
◎思维碰撞 共研成长
工作室成员结合户外活动现场及与幼儿的一对一倾听,围绕话题“那些幼儿自然经历的挑战”展开深入研讨。成员们辨析幼儿自然经历的挑战以及挑战中的学习契机,共同解锁幼儿兴趣需要与学习契机的内在关联。
本次研讨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基于真实现场的交流平台,在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下,成员们在每一次的交流实践中不断收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终审:新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