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由上海大学基础教育处主办,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共同指导,上海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承办的“一部电影的诞生”暑期工作坊系列活动之“微”影看世界・AI创意赋能——第二届上海市中学微电影创制展评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举行。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主任俞奕,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上海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志芳、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上海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校长孟琰玲、温影AI未来影像创研中心负责人Odet Abadia等领导嘉宾出席仪式,与来自全市各区参与本届活动的十余所相关单位代表及研学师生共同见证这一融合艺术教育与前沿科技的青少年创意盛典启航。
本届活动延续设置了“微视频创作单元”,还创新性新增了“AIGC影视创作单元”。活动特邀高校专家、行业导演、技术指导构成评委团,独家整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实训资源与上海市科普中心技术工厂等强力支持,精准覆盖不同创意方向与技术探索需求的学员群体。在为期四个月的丰富旅程中,学员将沉浸式体验从创作指导、作品提交、专业评审到优秀作品展映的影视创作全流程。活动着力塑造学员从剧本构思、拍摄实践到后期剪辑的一站式实操能力,更以前瞻视野引领他们解锁AI生成特定画面、智能配音辅助、AI剪辑增效等前沿影视制作技能,助力其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中持续拓展创作能力与艺术素养,有力推动五育融合的全面发展目标。
启动仪式在回顾历届活动精彩瞬间的视频中拉开序幕,生动重现了上海市中学微电影创制展评活动的优秀成果,让现场嘉宾和师生沉浸于影视艺术的魅力之中。
刘海波教授阐述人工智能时代影视教育的创新价值与发展路径,在AIGC技术重塑传播生态的背景下,影视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已成为未来人才的必备素养。刘海波肯定上海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影视传媒特色办学的前瞻性,呼吁学生突破传统课堂局限,通过团队协作的创作实践锤炼综合素养,在真实社会场景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展望未来,他期待系列活动能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影视美育深度普及,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李志芳处长在致辞中向踊跃参与活动的师生及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提供的专业教育支持与平台资源。她回顾了系列活动开设的初心,肯定上海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在深度融入影视传媒特色育人体系、构建学科融合创新生态方面取得的成果。李志芳指出,温影的专业资源正有效架起连接校园教育与行业实践的桥梁,期待本届学生们能“以技术雕琢创意,在协作中成长”,同时勉励教师团队发扬探索精神,积极推进学科教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全面赋能青少年综合素养的提升。
启动仪式上,俞奕、刘海波、李志芳、陈晓达、孟琰玲共同登台,为本届展评活动启幕,正式开启创意征程。现场还特别展示了温影AI未来影像创研中心指导创作的AIGC短片集锦,展现了AIGC的艺术潜能与技术创新,生动诠释了AI如何拓展视觉叙事边界,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令现场师生印象深刻,叹为观止。
启动仪式后,Odet Abadia以深度硬核的技术解析与互动演示展开《AI电影制作入门》专题分享。Odet通过具体图像示例生动解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架构、核心算法框架及其演进历程,清晰地勾勒出“从智能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Odet分享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借助模型生成文本、图像、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这些模型会学习、训练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结构,然后依据输入生成全新的数据。AIGC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拓展并重新定义人类创造力的边界。”Odet着重介绍温影在影像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学院不仅面向全体学生开设AI基础素养通识课程,更将其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在电影制作、游戏设计、3D动画与视觉特效等所有专业方向,均开设了紧密结合行业前沿的AI应用课程。同时,创新引入AI助教辅助教学场景,探索人机协作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与个性化水平。
“一部电影的诞生”暑期工作坊系列活动之“微”影看世界・AI创意赋能——第二届上海市中学微电影创制展评活动,通过专业化课程设计、跨领域资源整合与前沿技术支持,致力于打造集创意孵化、技能实训、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实践育人平台。随着创作征程的开启,上海市多所中学生将以镜头为笔、以AI为翼,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处探索无限可能,用“微”影洞察时代,以创新赋能未来!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将持续助力AI技术与影视美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培育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创新人才注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