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以“‘跨’学科之趣,‘研’教学之变”为主题的嘉定区“当教学遇上研究(九)”教学科研联动活动在紫荆小学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汤杰、小学体育教研员李文峰、小学科研员周艳、中学科研员丁超,紫荆小学校长张亚萍以及安亭片区小学科研主任、区各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和青年教师代表参与活动。
●探融合之路
张亚萍致词;体育教研组长刘思作《融合视域下小学体育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专题汇报,阐述在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方面的实践探索:构建体劳融合“六大维度”和“一体两翼”融合模型;以劳动情境为核心,构建单元体系;提炼创设职业劳动情境,设计融合任务链,构建双素养评价体系三大策略破解融合难题。
●展教学之变
紫荆小学刘思老师执教二年级《小小消防员》,以“消防员职业体验”为情境主线,通过“消防车出动”“体能训练”“火场营救”等模拟场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跑、跳、攀爬、钻越等移动性技能,在真实任务中锻炼身体协调性、灵敏性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渗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张紫玥老师执教三年级《跑向美丽中国》一课,以“青藏铁路建设”为跨学科情境,将体育与语文、地理等学科内容有机融合,通过“凿石开山”“解锁冻土”“保护藏羚羊”等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在不同障碍跑中灵活运用钻、跨、跳、绕等动作,并结合语言表达任务,提升运动技能与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研育人之效
互动研讨环节,体育教师代表赵姜燕认为,紫荆小学体育组精准把握政策方向,扎实做实课题研究,课堂呈现精彩;安亭片区科研主任代表赵凡娟认为,紫荆小学体育组研究有深度、有成效,建议整合社区、社会资源,提高研究广度,打造品牌特色。
李文峰肯定课题组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建议后续研究与实践要从学科本质出发,精准把握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基础,从结构化设计、组织形式和评价等方面再作突破。
周艳肯定刘思老师及紫荆小学体育组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成果,立足科研逻辑,同时建议以“蚂蚁之眼”关注具体教学技巧,以“蜻蜓之眼”关注研究设计,以“飞鸟之眼”抽离学科形成普适模式。
汤杰高度评价活动价值,他认为本次活动实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从机械连接到有机融合、从被动练习到主动探究、从学科评价到素养评价”的三大跨越。他建议,研究进一步拓展主题广度,厘清融合逻辑,形成区域范式,并鼓励学校持续沉淀,冲击更高层面的教学成果奖。
本次活动为区域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与实践提供了交流平台,展示了紫荆小学在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的实践成果,对推动区域教学改革与科研融合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