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科学,在自然中生长——深度学习视域下幼儿科学户外探究活动的设计”专题研修活动在同济大学附属嘉定幼儿园开展。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燕,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诸佩利,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修成静,上海市第五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诸佩利名师工作室、嘉定区双名工程诸佩利学前教育嘉卓名师工作室、2025年诸佩利暑期培训班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李燕以《幼儿科学·工程实践能力的框架与培养路径》为题开展培训。她从“科学——工程实践是什么”切入,阐释科学与工程实践的内在关联、核心概念及具体内容,深入剖析实践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并明确教师在幼儿实践中的关键作用,为教师们构建了清晰的培养路径与实践框架,提供了专业且可落地的指导。
诸佩利结合培训内容分享收获与实践启示。她指出,本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幼儿“科学—工程”实践怎么做;强调数智化时代下教师需要以批判性思维审视教育实践;要体现转变,关注知识转向关注能力,关注知识点转向科学实践。同时,诸佩利鼓励教师们进行两项尝试:一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设计;二是尝试游戏化的工程体验。诸佩利还提出,教师要做幼儿的共同探索者,要有工程思维,要开放、会平衡,真正推动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自然生长。
 
 
本次研修活动以专家引领锚定方向,以实践研讨凝聚智慧,为工作室成员及暑期班学员搭建了优质的学习平台,推动了教师对幼儿深度学习视域下科学户外探究实践的进一步研究。未来,教师们将把培训所得转化为教育实践动能,持续探索幼儿科学教育的创新路径,让科学探究真正在自然中扎根、在实践中生长,助力幼儿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终审:新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