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嘉定区顾剑嘉卓名校长工作室学员到全球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闵行科大讯飞上海总部公司开展研学参访活动。全体学员带着教研的敏锐性和对教学实践的思考,开启一场聚焦“AI+教育”的深度研学,从教学管理者视角切换成教育观察者,沉浸式感受科技为教育带来的无限可能,共同打开“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的新视野。
●体验讯飞智能教育产品
全体学员深入了解讯飞智慧课堂解决方案的实际运作,全方位认识面向五大用户群体的“讯飞教育产品矩阵”。从基于AI的课堂互动工具、实时学情反馈系统,到智能批改与精准讲评功能,每一项技术都引发了学员们关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课堂效率与互动深度”的讨论,对AI如何辅助实现精准教学有了更直接的理解和体验。
在个性化学习展区,学员们对讯飞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构建的“知识图谱”和“学情画像”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个性化学习手册”系统能够精准定位学生知识薄弱点,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和路径,有效实现“因材施教”。这为教师们设计分层教学、开展精准辅导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特别引起学员们共鸣的是AI作为“教师助手”的角色。讲解员展示AI如何辅助教师进行资源检索、备课磨课、教学反思和提供教研数据分析支持。讲解员为我们演示了“星火批阅机”“数智作业”“易听说”等产品,通过“讯飞奇思妙问”中对话爱因斯坦、李白等数字人就见证了“人机协同”的智能课堂导向。
作为教育工作者颇有感触:AI绝非取代教师,而是解放教师生产力,让教师能更专注于创造性教学设计与学生个性化关怀,为教师专业成长开辟新路径。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运用AI优化教学、创新教研模式的能力,让课堂从量变走向质变。
●学员交流现场互动
在互动学习环节,工作室导师、学员围绕“数智赋能 课堂质变”这一热点展开观点讨论,同时明确了后续工作方向。
工作室导师顾剑指出,研修计划要清晰明确,工作室将围绕“数字赋能 课堂质变”开展系列专题研修,首场便是科大讯飞参观交流,后续还将走进上音实验学校、新普陀小学、交大附属实验学校等,开展课堂观摩,每次活动将通过听课观察与分享课堂变革经验;教学管理要借力技术,学员代表德富路小学校长张彩萍分享,多所学校已尝试用不同智能工具实现课堂即时数据反馈,提升教学互动效率,同时强调,教师需深入解读数据背后的教学行为与质量因素;要关注AI伦理边界,学员代表嘉一附小校长闵磊表示,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伦理问题,始终坚持人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确保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本质,持续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息化教育战略定位,强调以学习者为核心,通过技术、数据、服务三位一体推动教育创新。
正如科大讯飞总部公司内写着:展望未来十年,三大趋势不可阻挡。5G助推下万物互联将成为IT产业的第六次浪潮,语音将成为最重要的人机交互方式;人类交流互动的大趋势不可阻挡,人类语言“巴别塔”将在十年内建成;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世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将为各行各业赋能,人机耦合无处不在。
 
 

通过本次研修活动的开展,让学员们对数字赋能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未来,顾剑名校长工作室将持续探索,带领全体学员在AI赋能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构建更美好的教育未来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