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上海教委2025年秋季学期“安全教育周”工作要求,打通校园安全教育“最后一公里”,9月以来,马陆镇教委牵头、马陆成校组织“安全教育进校园”专项活动,聚焦4-14岁学生安全需求,在嘉定区中福会新城幼儿园、交大附中附属嘉定德富中学、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开展特色课程,以“理论+互动+实操”形式,让安全知识扎根校园。
◆幼儿学安全,童趣课堂解锁防溺水“小技能”
中福会新城幼儿园的防溺水课堂上,马陆成校特邀“大黄蜂老师”以动画角色切入,用故事讲解危险水域特征,教幼儿牢记“防溺水六不准”。课堂中,教师通过情景模拟演示自救技巧,指导幼儿落水后保持冷静、呼救并抓住漂浮物。40分钟课程覆盖全园280名幼儿,小朋友们跟着比划动作、复述安全口诀,在互动中加深记忆。防溺水课程累计覆盖3所学校,惠及未成年人及家长超800人次,让安全意识扎根童心。
◆青少年守安全,沉浸式课堂练就防火防电“硬本领”
德富中学剧场内,针对12-14岁青少年的防雷击与触电课有序开展。马陆成校兼职教师借助视频、手绘示意图,引导学生讨论雷击逃生方式,同时强调生活触电应对要点:湿手不碰插座、远离落地电线、遇他人触电先断总电源,以直观形式传递用电安全知识。
同日,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开展防火专项课。教师展示干粉、二氧化碳两款灭火器,讲解适用场景及“提、拔、握、压”操作步骤;明确火灾逃生原则——弯腰捂鼻沿墙走、不乘电梯,若路线受阻需关紧房门、用湿毛巾堵缝呼救;通过楼层高度对比强调跳楼危害,还介绍“冲、脱、泡、盖、送”烧烫伤处理五字诀,纠正涂牙膏、酱油等错误做法。课程在两校反响热烈,帮助青少年在实操中摸清风险、学会应对。
◆教师练急救,专业实操掌握CPR+AED“真技能”
德富中学剧场内,国家应急救援队员、蓝天救援队员于元枫为80名教师开展“心肺复苏及AED使用”培训。讲台上,医用模拟人、便携AED设备整齐排列,于元枫通过动画拆解CPR原理后,俯身演示标准动作。教师们轮流实操,于元枫逐个纠正姿势,强调“胳膊别弯、用核心发力”“人工呼吸前清理口腔异物”。AED操作环节,教师们跟着设备语音提示练习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放电。1小时培训后,教师们均通过实操考核,未来将作为校园“应急骨干”,为学生安全再加防线。
◆全龄覆盖见实效,安全意识扎根校园
截至9月底,活动累计覆盖3所学校、超1000人次。中福会新城幼儿园教师反馈,孩子回家会提醒家长“不靠近河边”;德富中学教师表示培训实用性强,既掌握AED操作,更增强应急责任感;马育联中班主任提到,防火课“有理论有操作”,学生对安全知识理解更清晰。
 
 
马陆镇教委将联合马陆成校优化“安全教育课程菜单”,后续推出防踩踏、气道异物梗阻等主题课程,通过“按需点课、定制授课”模式,让安全知识融入校园日常,为辖区4-14岁学生构建“家校社协同、全时段覆盖”的安全守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