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嘉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双名工程”陆正芳德育嘉卓名师工作室“协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内驱力:家校协同育人的策略探索”主题研修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开展。嘉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双名工程”陆正芳德育嘉卓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顶层设计 行动引领
工作室主持人、上师嘉中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陆正芳做《协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内驱力:家校协同育人的策略探索》主旨报告,围绕“如何协同家校社育人资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这一思考,从“聚焦问题、遵循规律、创生共育”三个层面分享做法。她通过“构建价值导向——方法指导——实践体验——形成观念——积极行动”的“五步循环”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圆心”作用;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高效撬动“教联体”赋能效应。
●智慧实践 案例分享
上师嘉中德育处主任徐婉迪以《家校携手聚合力 点燃成长内驱力——上师嘉中“一班一品”建设中的家校共育实践与探索》为主题进行案例分享,介绍学校“一班一品”项目在家校社合作育人方面的特色和育人实效。
上师嘉中青年班主任唐诗祺分享从“怕家访”到“盼家访”的教育智慧,以访前、访中、访后三个具体环节为切入口,介绍家访实操流程和个人心得。访前,要把“准备工作”做细,让家访少走弯路;访中,要用“真诚与观察”破局,让沟通有温度;访后,要把“温暖与记录”延续,让家长心更近,让家访有了更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上师嘉中青年教师刘诗雨分享家校社协同育人特色项目《“爸爸行动π”里的成长密码》,介绍项目从萌芽、破土到生长、开花的路径探索,实现让家长不再是学校活动的旁观者,而是社会资源的“挖掘者”,课程资源的“共建者”,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交流研讨 深化认识
在主题报告与案例分享的基础上,工作室成员围绕“家校协同如何真正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展开深入研讨,结合各自学校的实践情况,就“五步循环”机制如何落地、家校责任如何有效联动、家校协同育人的创新方式、资源整合中遇到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多位教师表示,本次研修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带来了可复制、可操作的实践经验,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教师们一致认为,家校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双向奔赴”,要学校主动引导,也要家庭积极回应,才能共同激发学生的自我成长内驱力。


本次研修活动为上师嘉中全体教师和工作室成员打开了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后续教师们将结合自己的研究,进一步推动研讨成果落地,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