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以专业视角把握“高低结构转换”教育契机,切实支持幼儿经验持续生长,9月29日,菊园学前教育集团以“复盘·对话·支持”为核心的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外冈幼儿园开展。闵行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员顾莹,嘉定区菊园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蒋霞及集团内各园园长、业务副园长、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现场观摩:多形式呈现教育探索
活动伊始,外冈幼儿园王晴雯老师组织户外建构游戏观摩。幼儿自由搭建,在实践中积累结构认知与协作经验;游戏后,师生走到各小组作品旁,由搭建幼儿现场分享思路与过程,同伴围绕作品倾听交流,实地提炼实用建构经验。
随后,外冈幼儿园凌怡老师执教大班社会活动《捉》,以绘本故事创设“捉与被捉”情境,通过封面观察、分组阅读、两难讨论等环节,引导幼儿体会角色情绪,感悟“相互理解,助解困境”内涵,渗透共情与思辨教育。
外冈幼儿园王沛阳老师分享案例《当食物穿上“可怕”的外衣》,面对幼儿对陌生食物的恐惧,先以“食物触摸台”“食物博物馆”等低结构活动消除抵触,待幼儿萌发好奇,再通过“美味进课堂”等高结构活动引导探索,诠释“把握教育节奏”的重要性。
●交流研讨:共探结构转换路径
观摩结束后,参会人员分组研讨并推选代表发言,围绕观摩内容展开交流,分享实践思考,在思维碰撞中明晰活动优化与经验应用路径。


●专家点评:指明教育实践方向
顾莹指出,外冈幼儿园本次呈现的建构活动、集体教学与案例分享,精准抓住“幼儿经验生长”核心——建构游戏中让孩子自主试错,再通过分享提炼经验;集体教学活动《捉》用情境框定目标,又留足讨论空间,平衡了结构与自主;案例故事跟着幼儿的情绪节奏调整策略,没有硬推说教。这种实践不是停留在‘高低结构’的概念上,而是真正落地到幼儿的认知规律与情感需求上,为集团园所提供了可复制、可迁移的实践范本。
蒋霞强调,这类基于真实教学场景的研讨,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有价值。教师们能看到“高低结构转换”在不同活动中的具体用法。同时也希望各园后续结合自身实践进一步细化应用,让结构转换真正服务于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幼儿经验生长。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为集团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平台。外冈幼儿园将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助力幼儿经验持续生长与教师专业发展双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