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支持适应期的托班幼儿建立对新环境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平稳度过入托适应期。9月28日,一场以“支持托班幼儿发展——平稳度过适应期”为主题的区级研讨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部教研员修成静,新城实验、安亭以及南翔学前教育集团托班教研组教师等4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围绕插入式点心、室内外游戏、小组游戏实践及现场教研展开。
◇走进现场:以观察促发现
在温馨舒适的教室里,伴随轻松的音乐,教师鼓励托班幼儿自主选择工具夹取饼干,自助拿取小奶壶倒牛奶。在插入式点心的过程中,给予托班幼儿充分的自我服务空间,让他们体验自我服务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随后,托班幼儿和小班的哥哥姐姐一起开展托幼共享空间下的户外游戏。光影建构时,一起搭建梦想城堡;小舞台上,一起唱唱跳跳;野餐时动手制作、分享美食;吹泡泡时,追逐五彩泡泡,笑声不断。丰富多样的游戏中,收获了满满快乐与发展。
◇共思共研:以交流促成长
上师大附属嘉定幼儿园教师华佳怡,从室内外环境创设、托幼共享空间等角度,分享帮助托班幼儿建立起对新环境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的方法。中福会新城幼儿园教师樊红俊,从家园共育的角度,探讨家长参与在幼儿入托初期的重要意义与作用。黄渡幼儿园教师金娜代表安亭学前教育集团托班教研组分享开学初期帮助托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经验做法。马陆以仁幼儿园教师张琪结合具体案例,介绍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互动环节,德富幼儿园毛莹莹老师分享的梯度入园经验同样带给教师们很大启发。
◇聚焦现场:以互动促共识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基于现场观察,对展示活动中的材料支持、托幼共享理念等方面给予肯定。对托班保教人员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共情陪伴幼儿、互动细节中体现的回应性照护予以赞赏。此外,他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修成静肯定托班教师日常对所有孩子的敏锐关注,并从人际环境与材料支持、回应性照护等角度,提出多项建议。同时明确托班教师需保持平稳姿态、做好因需陪伴,构建“会呼吸的空间”并秉持“会照顾的生活美学”,在家园协同中助力幼儿自主生活与成长。
本次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了高效的学习交流平台,沉淀了可落地的托育实践策略。未来,托班教研组将深化园所联动,以区域共研为纽带,为托班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注入更多专业智慧与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