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品质,9月30日,嘉定区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优化活动 促进理解 发展素养”在清水路小学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汤丽红、教育学院原小学数学教研员杜卫东和五年级数学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课例展示,探索素养培育
清水路小学姚洁老师执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姚老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发现学生在“小数转化成整数”的过程中出现困惑,指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等学习活动,在深度学习中逐步突破难点。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在理解转化思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的合理性,发展运算能力。
望新小学孔德玉老师执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第三课时)。孔老师结合行程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被除数、除数、与商之间的大小变化规律,提出根据除数与1的大小关系,推测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的猜想,再通过计算、说理来验证猜想,掌握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变化规律,从而发展数感和推理意识。
□多元交流 探讨核心素养
马陆小学校长朱英围绕“提高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业述评校本化实践探究”主题,分享马陆小学数学教研组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数据采集—生成述评—精准教研—协同改进”的闭环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在评价维度上,突破传统,极具前瞻性与实操性。她的分享为开展精准教研、改进教学打开了思路。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杜洁云老师围绕“算理与算法如何兼得”这一话题,清晰地阐释算理与算法作为运算能力“一体两翼”的重要。她结合三个教学实例,从二年级退位减法的小棒操作与竖式融合,到三年级两位数乘法的点子图与算法优化,再到五年级小数乘法的方格纸数形结合,生动演绎“理法融合”的课堂是如何在循环往复中实现思维进阶的。
□专业引领,明确发展方向
杜卫东作点评。他肯定两位教师充分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基于学生真实学情,找准起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深度学习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核心素养。
五年级教师代表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等多个角度进行点评,肯定了课堂的亮点,也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汤丽红希望教师在教学中重视错题分析,引导学生深挖错题根源,不仅纠正答案,更要追溯思维偏差。同时,推动算理与算法深度融合,让学生知“怎样算”,更懂“为何这样算”。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批判思维,使其学会理性审视问题、严谨论证,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教师的精彩授课与交流以及深入的评课活动,都为区内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为区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