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以“优化活动促进理解发展素养”为主题的区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安亭小学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海锋、普陀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胡平、安亭小学副校长唐艳及全区四年级数学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课堂展示:以直观教学促思维进阶
安亭小学陈丛丛老师执教《小探究——“分数墙”》,以“分数墙”为直观教学模型,带领学生逐步探究分数内在规律,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与推理意识。上海同济黄渡小学金荷越老师执教《毫升与升的认识》,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容积单位的大小,同时巧妙融入节水教育与生命教育,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的双重目标。
▲案例分享:以融合实践展育人新径
安亭师范附属小学黄志杰工作室成员现场分享《假如国宝会说话》综合实践教学案例,详细阐述数学学科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育人路径,为小学数学课堂从“单纯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专家引领:以高位点评明优化路径
胡平肯定黄志杰工作室构建的“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教学实践—评价反馈”四位一体模式,认为该模式兼具前瞻性与系统性,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框架。针对两节研讨课,她指出,陈丛丛老师成功将教学“工具”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具”,有效推动学生思维进阶;金荷越老师引导学生从对容积单位的“初步感知”深化为“系统观念”,助力量感的内化与迁移。
陈海锋在活动总结中强调,核心素养要真正落地课堂,关键在于优化活动设计,既要注重呈现知识形成的“数学化”过程,也要做好课堂环节的整体性规划。他呼吁全区四年级数学教师将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动,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活动中的课堂展示、案例分享、专家点评等多元形式,清晰勾勒出“以活动促理解、以理解育素养”的教学实施路径,为嘉定区小学四年级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