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教育部“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子项目“基于实证的教研”推进研讨活动在黄家花园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室主任陆静、子项目领衔教研员诸佩利、修成静,桃园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吴婷,桃园、安亭集团各幼儿园园长、业务副园长、教研组长等70余人参加活动。
◆现场教研
黄家花园幼儿园副园长潘静雅带领教师们,聚焦“如何看待在户外活动中,看似‘无所事事’的幼儿”这一来自于教师的困惑展开话题讨论,在开放的教研空间中引发教师各抒己见,思维碰撞,进一步理解观察先行、证据支撑的反思逻辑,从而提升自我反思的专业素养。
◆经验分享
安亭幼儿园程梦怡老师以《以‘真实’为锚点,重构预设与生成的平衡》为题,分享园所“基于实证的教研”的实践经验。她指出,要从素材库中锚定真实教研话题,探索设计“开放—启发—实践—反思”四阶问题链,平衡开放性与组织性。同时表示,教研的生命力在于直面真实的勇气,未来将继续以“真问题”为支点,让教研真正赋能教师、支持幼儿成长。
◆复盘讨论
诸佩利邀请桃园、安亭学前教育集团园10位教师围绕“对基于实证的教研的理解”“如何理解降低教研结构”两个关键话题,进行深度剖析。她强调降低教研结构的底层逻辑:让问题成为教研起点,守护探讨深度,营造“可说”“敢说”“愿说”的氛围;让思维在碰撞中激荡,实现“结构松弛、问题聚焦”的教研过程;重视探究性对话实践,以“探究假设” 的姿态交流,允许新思维随时出现。让教研始终成为教师“共学、对话、共成长”的平台。
◆专家点评
陆静指出,当前教研的关键痛点与优化方向。同时,她提出,好教研需立足“真实问题”,从教师日常教育场景切入,精准捕捉教师当下最棘手的实践难题;同时教研内容要“深入浅出”,通过能引发教师深度共鸣、反复思考的问题,让核心认知真正沉淀;另外,“实证”是教研的核心支撑,在教研活动中,需引导教师摒弃“我猜”“我觉得”,转而通过细致观察幼儿的细微行为、捕捉隐藏的学习轨迹,形成“证据收集—深度讨论—闭环反思”的完整逻辑链。


各实践幼儿园将持续厘清“实证教研”关键核心,在教研中建立开放空间,真正以循证视角攻克教研难点,引发教师深度思考,促进教学改进,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