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聚焦教与学观察,共探课堂新样态,10月16日,区小学音乐学科研讨活动“数智赋能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新样态——基于教与学观察的嘉定区小学艺术(音乐)学科转型实践探索”在紫荆小学开展。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山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教研员张懿,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教研员张馨月,嘉定区5年内音乐教师、部分音乐教师代表及张馨月暑期课程培训班教师参加活动。
□校长致辞,探育人变革
紫荆小学校长张亚萍致辞。她表示,音乐是美育的重要载体,而数智技术是打开“音乐育人新可能”的关键钥匙。面向数智化时代,学校以数智赋能为抓手,让小学音乐课堂,生长出更多有活力、有深度、有温度的新样态!
□主旨引领,启艺术新程
张馨月作主旨介绍,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依托数智技术工具,围绕数智化工具如何让创意可见、教学知识如何精准触达以及教研模式的数据驱动转型三个内容,打破传统教与学观察的局限,从而推动区域音乐教研模式从经验驱动向创新深化转型。
□课堂实践,融数智同行
紫荆小学刘若男执教《山海植物会“说话”》跨学科主题学习第五课时《宣传山海植物》,结合多学科成果和山海植物的关键特征,指导学生运用“音虫”创编背景音乐,用“剪映”创作宣传视频,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感受AI工具对山海植物传统文化传播的赋能价值。
随后,刘老师以该课例为切入点展开交流汇报,重点分享在音乐学科中如何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运用AI优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后续教学实践的改进方向与努力目标。
□论坛助力,焕教学活力
清水路小学杨婧、魏丹两位教师与同济附小王宇璇教师携手开展《数智赋能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微论坛。三位教师围绕“AI赋能的情景化导入、数智化音乐创造体验、数智赋能的歌唱教学评价”三个核心维度展开研讨,并结合实践总结出数智化在音乐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数智赋能,聚教研合力
江桥小学音乐教研组以《强团队•促成长:以深度协作激活教师发展动能》为主题开展教研,低年段聚焦“情境表演”,中高年级探索“小型歌舞剧”,推动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教研组还引入数智AI工具,突破传统教研记录局限,实现动态采集、精准数据分析,助力校本教研向实效化、系统化迈进。
□专家评析,引未来方向
张懿对本次教研活动的创新价值给予肯定,活动通过课例展示、微论坛、微教研分享等多元形式,将数智化工具与跨学科理念落地到音乐教学实践中,为区域音乐课堂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同时,表达了对金山区与嘉定区合作的期待,希望未来能通过经验互鉴、资源共享、联合教研等方式,共同探索数智赋能音乐教育的新路径。


本次活动通过聚焦教与学的观察,探索数智赋能的课堂新样态,搭起数智与教学的融合桥梁,深化了数智技术融入音乐教学的应用,为后续小学音乐学科深耕数智育人、打造有活力的课堂新样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