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以“循问题之道 探单元之径”为主题的嘉定区科研成果推广活动暨“当教学遇上研究”系列活动(十)在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馨,青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李霞,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胡炜烨,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周艳,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校长蔡艳萍,全区各小学科研室主任和语文老师代表,嘉定区教育系统“嘉优工程”韩乘乘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高炜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出席活动。活动由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马骥主持。
▲校长致辞启新程,科研生态筑根基
蔡艳萍为活动致辞,表示学校始终将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牵引力,培育良好研究生态,和创造适宜各类教师共同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新机遇,推动学校高质量创建与发展的做法。
▲成果汇报显路径,系统设计破难题
课题负责人、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教师崔翠翠进行《“问题系统”驱动思维进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汇报,从研究缘起、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研究成效、反思与展望等方面阐述基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视角的“问题系统”驱动思维进阶的思考与实践。
▲课堂实证探真知,问题驱动促成长
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龚筱媛老师执教《夜间飞行的秘密》,以“自我提问”激发兴趣,通过梳理结构、探究蝙蝠与飞机关联,驱动学生深度学习;崔翠翠老师执教《爬山虎的脚》,以“问题系统”为核心,从课题质疑到聚焦现象层层递进,预判学习难点并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观察与提问能力。
随后,普小白银路高炜喆、陆丹妮、乔豫、王淑萍四位老师带来微论坛,围绕“如何构建不同文本类型的问题系统?”“如何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如何在问题系统的构建中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具体课堂实例进行策略分享。
▲范本实践树标杆,学科育人谱新篇
胡炜烨认为,“问题系统”驱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紧扣新课标,路径清晰、策略务实,课例展现真问题驱动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策略迁移,体现学科教学向素养培育的转向。她建议,厘清课时核心问题与教师问题的逻辑关系,强化学生提问策略的跨情境迁移能力。
李霞肯定该研究为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优质范本,通过“问题系统”与单元教学融合提升了学生提问能力与思维品质,建议未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教学,构建跨学段问题化学习体系。
▲领导讲话谋远略,科研赋能创未来
丁馨认为,该课题通过构建“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的“三位一体”单元教学框架,将“问题系统”与“单元整体教学”深度融合,有效回应了新课标对核心素养与深度思维培养的要求,成功探索了从“教”到“学”的转型路径。她建议,未来可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问题生成与学习诊断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构建贯通不同学段的、螺旋上升的问题化学习系统,以增强成果的迁移性与适应性。


当教学遇上研究,变革悄然发生。以“问题系统”为支点,撬动语文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为新课标落地提供了生动注脚。本次活动展示了学校赋能学生思维成长的实践成果,为各校教师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也为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