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迎园教育集团以“优化探究活动 促进深度理解”为核心主题的数学“双新”示范课暨华亭学校2025学年“课堂节”展示活动在华亭学校开展。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章敏,华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春艳,嘉定区教育系统“嘉优工程”王东薪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迎园教育集团各校数学教师代表参加活动,共话“双新”背景下数学深度教学的实现路径。
▲校长致辞寄厚望,双新引领启课堂
周春艳在致辞中强调,“双新”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需突破传统模式,以优化探究活动为抓手,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素养的综合提升。学校始终深耕课堂改革,着力通过精准化、层次化的探究活动设计,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平台,筑牢核心素养培育根基。
▲课堂展示亮巧思,探究活动显实效
三节展示课紧扣“优化探究活动”主题,以多元设计推动学生深度理解。华亭学校副校长王东薪执教《古诗中的度量衡》,通过三层梯度探究任务优化学习路径:从“换算长度”探究唐代度量衡与现代的关联,对比中理解文学夸张;到“追溯容量”探究古代升的定义与器具渊源,衔接历史文化与数学知识;再到“分析速度”探究“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可行性,融合数据解读与现实认知,让探究过程层层深入,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练川实验学校肖语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优化探究活动的趣味性与逻辑性:以彩纸游戏、扑克牌算24点等活动为探究起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字母表示数的多样性;再通过“表示运算定律”“自学简写规则”等进阶探究,引导学生从具体感知走向抽象理解,逐步深化对符号化思想的认知。
远东学校张洋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聚焦探究活动的应用性与辨析性:设计“公式推导”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掌握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字母表达式;再以“智慧闯关”分层探究任务,推动学生将知识迁移应用于几何计算与实际问题解决,在探究中强化模型意识与推理能力。
▲专家点评传经验,优化方向明路径
章敏对三位教师的探究活动设计给予高度认可。她指出,三堂课均通过精准的探究任务优化,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实现了从“浅层学习”到“深度理解”的跨越。针对《古诗中的度量衡》,她肯定跨学科探究设计的创新性,建议进一步丰富探究资源,拓宽学生认知视野。对于《用字母表示数》两节课,她强调探究活动需兼顾“知识本质”与“学情适配”,要通过分层任务突破认知难点,也要规范探究过程中的符号表达,教师需在探究引导中做到“既懂数学逻辑,又懂学生思维”,通过持续优化探究设计提升教学实效。


本次活动以探究活动优化为核心,通过精彩的课堂展示与深度研讨,为“双新”背景下数学深度教学提供了实践样本,让学生在优质探究中深化了知识理解,也让参会教师明晰了探究活动设计的优化方向,为区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注入了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