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五届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种子计划”暨嘉定区教育系统“嘉优工程”郁琼学前名师工作室实践研讨活动“促思维•启创新”在菊园幼儿园开展。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陈青,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处主任颜晓莉、优秀教师管理办公室研训员费夏曦、教师教育处宋东升,嘉定区菊园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菊园幼儿园园长蒋霞,嘉定区教育系统“嘉优工程”郁琼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及“种子计划”的成员们参加活动。
◎多维实践,探创新长
活动伊始,工作室全体成员观摩幼儿在户外小园子的自主游戏现场。在充满野趣的自然场景中,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与同伴自由结伴,在大胆探索中解锁游戏新可能,在攻克挑战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快乐。紧接着,菊园幼儿园业务副园长徐珺开展户外游戏分享活动,鼓励幼儿主动分享自己的创意玩法与新奇发现,让每一个幼儿的声音都得到充分倾听与尊重,生动诠释了“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成长”的教育追求。
随后,鹤旋路幼儿园陆雯婷老师执教大班活动《机器人朋友》,以AI时代为背景,通过“情境导入——辩论思考——想象创造”设计,引导幼儿思考机器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展开了一场关于机器人的辩论赛;桃园幼儿园唐依雯分享《椅想天开》案例,展现幼儿探索椅子创意玩法的过程;安亭幼儿园程梦怡分享《山坡上的彩虹滑道》案例,记录幼儿合作解决搭建彩虹滑道中所遇难题的故事。
◎深研交流,聚力创新
在工作室主持人郁琼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围绕“幼儿创新思维的体现与迸发契机”“教师支持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两大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工作室成员达成共识,适宜的环境创设能引发幼儿探索的可能;真实的问题能激活幼儿创新思维的产生;基于幼儿需求的支持能促进幼儿深度的思考。本次研讨活动进一步梳理了实践经验,明确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向。
◎专家赋能,领导引航
陈青结合幼儿发展规律与教育本质提出:“幼儿创新思维不是单向教授所得,而是在适配其认知、支持自主探索的环境中自然生长的。”她建议教师践行三维支持策略:以倾听尊重幼儿思维独特性,避免成人视角消解创意;以护好奇搭建探索脚手架,为疑问留试错空间;以容试错重塑评价逻辑,将过程不完美转化为创新契机,让敢突破、愿探索成为幼儿成长特质。
颜晓莉对本次研讨活动给予肯定。她指出,工作室活动流程设计环环相扣、逻辑清晰,真正实现了“以研促教、以实践赋能成长”的目标,对“种子计划”主持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予以高度认可,认为其高效统筹推动了活动落地,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学习平台。针对工作室未来发展,颜晓莉主任提出两点期待:一是建议聚焦细分领域,采用“小切口、深切入”的研讨模式,让研讨成果更具实操性,切实为一线教师解决教学难题;二是希望工作室立足成员专业发展需求,精准制定分层分类的培养目标,通过系统性、个性化的成长支持,助力更多教师在“种子计划”中汲取养分、快速成长。

这场以“促思维•启创新”为主题的工作室研讨活动,呈现了幼儿创新的鲜活瞬间,更藏着教育者的热忱与思考。工作室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深耕,让更多教师成长、更多幼儿绽放创新光芒,让教育的美好在探索中不断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