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以“‘双新’实施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型的路径和方法探索”为主题的区初中化学学科教研活动在疁城实验学校开展。区教育学院初中化学教研员姚艳烨、第五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化学学科辛甲明名师基地、嘉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嘉优工程”辛甲明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 嘉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嘉优工程”姚艳烨王雅莉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迎园教育集团、中科•嘉一教育集团、南苑学区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巧设路径破难点,素养导向育能力
疁城实验学校李琳霞深刻把握“双新”理念,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为核心任务,巧妙设计教学路径,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新授课。课堂伊始,李老师以“空”集气瓶发问,激活学生前认知,并以空气成分发现史,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胶头滴管吸液和注射器抽气模拟实验,初步建立“等效替代”思想。紧接着以红磷燃烧实验为载体,进行证据推理,实现了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的思维跨越。

◇深度研讨凝共识,专家引领明方向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课堂转型的路径与方法进行深度交流。他们一致认为,该课例精准把握学情,通过阶梯式任务驱动和巧妙的实验设计,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
姚艳烨肯定本节课的教学成效,指出教师通过实验创新巧妙化解了“等效替代”的抽象性,数字化设备的应用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她建议可进一步探索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本次活动以课例为载体,为区域教师探索“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转型提供经验和可行范式。初中化学教师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在探索有效路径与方法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终审:新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