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顺应幼儿 成就教师——教育部实验区项目‘以幼儿为主体的一日课程设计实施的保教计划变革研究’”南翔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展示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幼儿园开展。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黄敏君,南翔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邓姝雯、宝翔幼儿园园长管利蓉、南翔学前教育集团六所“弹性作息”项目研究园所的园长以及各公民办幼儿园的业务副园长(保教主任)、各园的弹性作息实践班教师参加活动。
◇现场聚焦探真知 多维互动启新思
骨干教师周莹莹执教大班艺术活动《小小花艺师》,以常见的狗尾巴草为素材,鼓励幼儿通过弯折、组合、搭配等方式,在花艺创作中表达美、感受美,在动手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审美经验。
青年教师杨丹丹执教小班科学活动《影子魔法》以“光与影”为线索,让幼儿在光影的探索中感受科学的奇妙与发现的乐趣。
◇经验分享凝智慧 课程实践显深度
在经验分享环节,慧美行动组组长姚飞飞以《以“慧”赋能教师,向“美”深耕成长》为题,阐述“慧美行动组”在支持高低结构活动转换方面的实践路径,通过真实案例呈现教师如何捕捉幼儿兴趣、推动活动升级,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发现”的专业成长。
南翔镇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何晓兰通过《经验的藤蔓,美学的旅程》分享大班“向日葵下午茶”活动中幼儿如何在真实问题中迁移经验、合作创造,将自然感知转化为审美表达,展现儿童经验在连续性与生长性中的教育价值。
◇专家引领明方向 反思提升促成长
黄敏君肯定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专业敏感与儿童立场。她指出,教师应善于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推动高低结构活动的自然转换,让课程真正源于幼儿、支持幼儿、成就幼儿。同时,她强调教师应精准定位目标,分析幼儿经验,提供适宜支持,真正实现幼儿经验连续、动态生长。


本次展示活动凝聚了前期的研究收获,在区域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与集团理事长的带领下,各姐妹园携手共进,围绕“弹性作息”“环境减负”与“计划变革”进行多轮实践探索,未来幼儿园将持续关注高低结构活动的有机转换与儿童经验的连续建构,让教师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课程、支持经验,让每一位幼儿都在有准备、有温度、有深度的环境中向美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