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嘉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双名工程”郁婷学前名师工作室活动在领峯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员郁婷、工作室第三小组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现场细观摩:聚焦游戏现场,剖析互动质量
走进大(5)班幼儿的建构天地,孩子们沉浸其中,创意无穷。工作室教师分为四组,分别观察各小组幼儿的建构过程,并感叹建构过程中幼儿的专注、投入。结束现场观摩,教师们聆听领峯幼儿园王杰老师关于“教师发起”分享交流活动的实践感受和思考。互动研讨阶段,各小组结合幼儿现场活动,提出思考建议。
■案例深研讨:解析教育实例,提炼培育路径
方泰幼儿园左娇莹、汇源路幼儿园陈晓佳两位教师带来生动的案例分享。左娇莹老师执教《石头的烧烤店》,引发教师们对如何通过分享交流与一对一倾听,助力幼儿主动调整行为、提升社交能力的思考;陈晓佳老师执教《阳阳的“意思”》,让教师们围绕如何结合幼儿兴趣点提炼师幼互动关键问题,优化培育幼儿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智慧暖分享:链接理论实践,平衡互动关系
嘉城幼儿园张韵雯老师带来好书《互动还是干扰: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部分章节内容的分享。张老师结合书中核心内容与自身教育实践经验,重点探讨了 “教师主导”“教师发起”“儿童主导” 三者之间的平衡,为成员们提供了日常分享交流中,基于深度观察、全面分析幼儿行为后的多样化组织形式的选择、理论参考和实践方向。
■专业精点评:明晰核心要点,指明实践方向
郁婷对本次活动进行专业点评,为后续实践提供专业指导。她肯定在分享交流时由“教师发起”的分享交流样态的实施,同时提出教师发起的话题应基于前期全面观察、倾听以及对幼儿的充分了解;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切换“教师发起”“幼儿发起”的分享形式。对于案例分享,她强调案例需聚焦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具体体现,师幼互动策略要与幼儿的行为表现、发展需求精准匹配,确保策略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本次郁婷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为成员搭建起沉浸式学习、深度化研讨的优质平台。未来,工作室成员将带着本次研修的收获,把所思所悟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行动力,以更专业、更适宜的支持策略,不断提升师幼互动水平,助力幼儿自我效能感的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