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19-00073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日期: | 2019年03月06日 | 主题分类: | 德育工作 |
关键词: |
关于印发《2019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嘉教【 2019】43 号
现将《2019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2019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19年3月5日
附件:
2019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2019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区域龙头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区域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为引领,积极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对标市、区重点工作要求,凸显创新实践,努力提升区域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一、重视协同育人 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
1.深化学科德育。加强德智协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遴选推广中小学“六育人”、幼儿园“一日活动”优秀案例。开展第二届中小学德育课教师“时事课堂”大赛,不断提升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依托区域内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德育实训基地的平台,开展嘉昆太三地学科德育展示研讨活动,举办学科德育论坛。
2.精耕“幸福课程”。总结推广区本德育课程——学生幸福课程的首轮研究成果,做好幸福课程实施成果推广。汇编学校经典案例集、教师课程实施课例集、学生与老师的幸福故事。打造嘉定区幸福课程互动体验平台,开展幸福课堂展评活动;加强教师实施课程能力培训。确立新一轮《嘉定区学生幸福课程》实施项目重点校名单,激励基层学校(扩大到试点幼儿园)实施幸福课程的积极性,以点带面地推广基层实施经验,不断扩大幸福课程的价值。挖掘课程实施中的典型学校,举行市级展示活动,扩大幸福课程在全市的辐射和影响。
3.强化家教指导。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建好并充分发挥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区校两级家长学校等作用,密切家校合作。主动对接市级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配送计划,为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和提升家庭教育科学性提供支持和服务。推进区、校微信群等新媒体互动管理制度落实,持续开展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选育工作。承办上海市家校协同研讨会,整合嘉昆太温家校合作资源,共享家校合作经验。聚焦“如何提高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举办嘉昆太温四地家校合作论坛。
4.优化特需帮扶。依托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少年警务中心、“嘉检七色花”等资源,深入研究行为严重失范等的特需学生问题根源,协同社区、学校和家庭资源,积极开展“行为矫正、回归家庭、走向社会”等系列帮教、帮扶工作。开展项目实践行动研究,形成行为严重失范等特需学生的“三位一体”教育指导方案和有效实施策略。探索校际牵手,促进新春学校内涵发展。
二、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全面育人品质
1.厚植爱国情怀。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主题日为契机,组织开展“2019,向祖国致敬”主题教育活动,让每个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摩优秀影视剧。组织开展以“走进新时代系列”、“从小学用典”两个栏目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等活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引导学校开展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强的主题活动,培育、征集中华传统节日示范活动(主题班团队活动课)案例。
2.传承“爱嘉”行动。开展垃圾分类“我来赛”网络海选,选拔“爱嘉学子”垃圾分类小达人。规范研学课程,打造“爱嘉学子行天下”研学课程品牌,出台研学课程实施办法与评估指标。继续开展“爱赏嘉定”系列活动。通过文化寻宝,亲子户外等形式,开展系列寻访活动。开展爱嘉学子、活力少年系列评选。落实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课时,突出国家安全教育,推进公共安全教育体验教室等场所有效使用。继续做好诚信、法治、毒品预防、反邪教等专题教育。
3.加强劳动教育。各学校要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内涵,探索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征集,交流推广典型经验。继续推进高中生校外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和学农社会实践。启动初中学生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内涵建设。做好帮助幼儿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培育小学生劳动习惯等工作。把握浏河营地新基地启用的契机,对标上海市农村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和示范性学农基地建设标准,提升区域学农社会实践工作的品质。
4.提升心育质量。各中小学要配齐配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好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达标校的申报、复验工作,推进第二批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的创建。按课程计划要求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按标准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我的家,我的心晴故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数据月报制,提升家长、学生对区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的知晓率。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探索云平台大数据在中小学生涯教育中的运用。
三、完善保障机制,营造全员育人环境
1.夯实组织领导。指导各学校对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校内各处室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定位和职责,积极履职,形成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一校一方案,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握正确方向,推动重要问题的解决。校长要亲自抓德育工作,规划、部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规范学校内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各项工作,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作用。
2.聚焦队伍建设。做好德育管理者研修班培训工作,组织赴外区跟岗实训,指导各小组的小课题研究。发布《加强和改进嘉定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班主任工作坊建设及班主任人才库项目建设,实现区域优秀班主任梯队的有序培养,出台班会课、家长会、上门家访规范、初任班主任基本规范等工作提示。通过区级集中培训,校本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骨干团队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心育”教师成长共同体,创新“心育”骨干队伍的培养方式,促进心育教师专业成长。强化教师家教指导力培训,搭建多层次的平台,支持鼓励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能力提升。启动中小学教师生涯辅导能力培训计划。分批对区域中小学校生涯指导老师的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生涯指导和辅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