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1-00043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1年03月04日 | 主题分类: | 德育工作 |
关键词: |
关于印发《2021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中小学、大众工业学校:
现将《2021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2021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21年3月4日
附件:
2021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2021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嘉定区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和《嘉定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实施体系,以区本幸福课程的深入推进和爱嘉学子系列活动为主要载体,厚植德育内涵,丰富实践体验,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德育载体品牌化、德育生态协同化,有力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爱嘉学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赢得新发展。
一、提升德育内涵,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1.深化学科德育。实施学科德育领航计划。加强德智融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遴选推广中小学学科德育典型案例。加强学科德育建设,拓展学科育人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切实发挥学科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依托区域内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德育实训基地等平台,开展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成果展示活动,举办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研修展示。
2.精耕“幸福课程”。以区域学生品德发展、身心健康等指数的研究为主导方向,开展幸福课程六大项目第二轮校本化实施研究。实施中小幼一体化推进——幸福课程试点园园本化探索。拓展课程实施途径,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善互动体验平台,丰富课程资源库建设,扩大幸福课程公益课堂的社会影响力。推进幸福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提升教师的幸福课程领导力。创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与中小幼一体化育人机制。开展幸福课程公益讲堂活动。结合劳动教育,面向中小幼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征集活动,将课程实施融入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发布幸福课程示范校创建活动方案。
二、夯实阵地活动,构建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
3.厚植爱国情怀。围绕“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通过“四史”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网络文化等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同心向党奋斗有我”“新时代好少年”等系列主题活动。让每个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摩优秀影片。组织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深入挖掘和宣传国家功勋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突出事迹,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报国志向。承办嘉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升国旗、共唱国歌”仪式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嘉定教育站点及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4.深化“爱嘉”行动。开展爱嘉学子五大行动,实施研学课程标准化运作模式。通过德育联盟做好上海嘉定APP“爱嘉学子”频道、“小爱小嘉说新闻”栏目内容建设,展示“爱嘉学子”风采。持续做好爱赏嘉定“文化科技之旅”“文化寻宝”“亲子户外节”“垃圾分类小达人”等品牌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优秀童谣征集传唱。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申报、审批、管理和评价。征集评选年度优秀研学课程方案、典型案例,总结表彰优秀研学成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建立区本研学课程资源库,开发满足初中学生职业体验的职业院校资源,鼓励各校开发具有职业体验、社会调查等元素的区域研学课程。加快嘉昆太温一体化德育实践。
5.加强劳动教育和校外实践。推进落实《嘉定区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幼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分学段征集劳动教育校(园)本化实施方案。创建“K12劳动教育和工程与技术创新教育”品牌试点校。开展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加强区中小学劳动教育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有序推进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校本化课程研究。推进劳技中心、浏河营地关于劳动教育线上云课程的开发与指导。开展区劳动教育主题观摩活动暨学生劳动教育展示月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调研,初步形成“一个中心,N个分中心”中小学劳动教育校外实践的布局方案。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研究区劳动教育评价保障机制。
6.提升心育实效。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夯实心育载体,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第六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排查、预警和疏导,做好疫情常态化心理防护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做好在线教育及返校后的心理干预工作,并纳入学校总体疫情防控工作。举行区未成年人心理教育讲座、心理团辅等服务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开发六至九年级生涯指导专业课程。开展第三批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初级和中级培训班。开展区第三轮学校心理特色校评选,促进学校心育品牌打造。
三、健全协同机制,构建一体化德育支持体系
7.活化党团队组织建设。细化实施《进一步加强嘉定区德育联盟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升区域德育管理和德育研究效能。推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校一案工作,指导各校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规范工作规程,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围绕建党百年,开展区“六一”主题集会和建队72周年主题活动。开展2019-2020年度嘉定区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集体、十佳辅导员、星星火炬奖评选,区示范队室评审,区鼓号大赛。继续开展“爱嘉小厨房”24节气美食校园行主题活动。建设少先队线上争章平台。完善“成长进行时”品牌项目。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化高中、高校推优一体化工作。
8.建强核心骨干团队。细化落实《嘉定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举办嘉定区第九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总结会,宣传推广建班育人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充分依托区班主任人才库、区班主任工作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市级班主任培训项目、市德育实训基地建设等载体,聚焦建班育人能力建设,探索分层培训、阶梯培养等有效举措。探索制定校级班主任工作坊星级认定制度,严格落实《嘉定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配齐配强专职教师,落实规定学时的专门培训,基本实现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覆盖。落实奖评激励机制,评选区“心灵嘉园”优秀志愿者。强化教师家教指导力培训,搭建多层次平台,支持鼓励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德育管理者研修培训。参与新一轮市级班主任工作室、德育实训基地、职初班主任实训基地评选。
9.强化家教指导。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发挥全区39所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上海市中小幼家庭教育示范校成果展示。持续建好线上音频课程和线下实体课堂,实施“嘉家计划”家教指导课程群项目,区校联动开发家长幸福学堂微课,不断丰富家庭教育课程群。通过幸福课程微信平台和示范校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同步推送,扩大课程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建立嘉定区中小幼家庭教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发布区家庭教育示范校星级创建方案。开展助考圆梦,中高考加油系列活动。积极参与第四届“嘉昆太温”家校合作四地论坛,运用论坛成果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品质。
10.优化未保机制和教育服务管理。依托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少年警务中心、“嘉检七色花”等资源,完善行为失范生的排摸、报备、评估、帮教等机制。开展实践研究,形成行为严重失范等特需学生的“三位一体”教育指导方案和有效实施策略。探索校际牵手,促进新春学校内涵发展。发挥市、区两级安全实训基地的作用,提升公共安全教育实效。探索结合戏剧影视欣赏、法治副校长“亲职”讲堂等形式,实现毒品预防教育、法治教育、防治校园欺凌教育等警示教育途径多样化。实施中小幼学生校方责任综合险。完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评价体系,构建中小学学生德育指数评价管理平台,完成德育指数测评。开展嘉定区中小学全员导师制试点推进研讨会。持续开展“亲职讲堂”未保直播课堂。形成公共安全教育定期教研活动制度,举办专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