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3-00000192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3年07月05日 主题分类: 学校督导评估
关键词: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关于对上海马荣凯瑞幼儿园有限公司发展性督导的意见书

发布时间:2023-07-05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精神和嘉定区《关于开展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发展性督导的通知》要求,2023年3月28日,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外聘专家、区督学、教研员、科研员等组成督导组,通过听取园长汇报、查看园舍园貌、观摩保教活动及卫生保健工作、组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个别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形式,对上海马荣凯瑞幼儿园有限公司开展发展性督导。

一、基本情况

上海马荣凯瑞幼儿园有限公司创建于2018年9月,是一所民办二级幼儿园,现有13个教学班,其中5个托班,3个小班 ,3个中班,2个大班 ,幼儿256 人。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研究生学历1人,占3.8%;本科学历15人,占57.7%。16位教师中,镇级骨干3人,园级骨干6人,占56.2%。三大员18人,其中保健员2人、保育员13人、营养员3人,中、高级占44.4%。

幼儿园占地面积4500㎡,建筑面积6277.7㎡,班级活动室面积2351㎡,全园绿化面积1130㎡,户外场地宽阔,设有幼儿玩沙池、大型玩具器械、儿童种植园等。室内有全语言图书馆、多功能厅、世界生活体验馆、全美式DIY体验馆、科学馆5个活动室,利用室内公共空间资源,设置了大肌肉运动区、世界多元文化风情街、糖果街等运动、文化社会体验区。幼儿园确立“促进每一个人更好地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办学,创设良好环境,加强教学管理,提升办园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注重依法办园,保证园所正常运行

幼儿园坚持依法办园,追求“高品质、有特色、创一流”的办园方向,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劳动法》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政策的规定与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制定《幼儿园管理质量手册》《员工手册》,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通过月度绩效和学期绩效考核强化奖惩机制。能体现民主管理意识,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完善家长联系、岗位考核等多项制度,依法制定章程,各类制度配套齐全。

幼儿园注重顶层设计,依托马荣教育集团办学经验及管理优势,以“创办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幼儿园”为办学目标,体现“教育以人为本、幼儿优先发展”的价值取向。规划制定规范客观,要素基本齐全,注重发展基础的剖析,有较为清晰的分类总目标及年度分目标、实施策略,努力体现逐年目标的关联度与递进性,通过全员培训宣传的方式,获得教职工的理解与认同。

幼儿园注重安全管理,积极营造“安全、开放、融合、童趣”的校园环境,安全制度与应急预案覆盖全面。组建以园长为组长、分管部门与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工作委员会,形成较完善细致、落实到位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定期检查环境设施设备安全,筑牢安全底线。面向教师、家长及幼儿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及演练活动。

幼儿园注重家园互动,落实家委会委员入园办公制,让家长代表参与幼儿园日常管理,监督幼儿园工作,通过家长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听取家长对幼儿园管理和保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家园共育共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幼儿园与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对教师的师德考核。建立教职工诚信档案,制定《幼儿园师德管理制度》《幼儿园师德奖惩考核制度》,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评优评奖的首要条件,并纳入幼儿园绩效工资考核之中,以此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注重对教师的师德培训。制定了师德师风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师德培训,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事政治热点;组织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此激发教职工树立为家长、为幼儿服务思想。三是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活动。组织开展师德小故事征集、征文、演讲,用身边的优秀教师激励人,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

幼儿园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和本园实际,形成了层级培训机制,建立骨干教师评比机制,教职工培训制度。制定各岗位培训方案,涵盖入职培训、岗位职能培训、岗位操作流程培训、安全管理技能培训等。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师德培训、规范操作培训等,对初级教师开展班务工作培训、家长工作等专业发展指引。积极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借助外力,让教师走出去,了解最新幼教动态,观摩优秀教师活动。同时让青年教师在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中锻炼,展示风采,快速成长。

(三)重视保教管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幼儿园认真编制课程实施方案,以“促进每个人更好地自主发展”的办园理念,确立“让每一个孩子书写自己的快乐的故事”课程理念。对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不断清晰和完善幼儿园课程理念、课程培养目标,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课程内容和实施途径等有思考和设计,积累了相关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中,能关注两类课程的融合,将特色活动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开展保教研究,课程实施力求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验,保教计划比较齐全,能体现重点目标、策略及安排。开展对幼儿的个案跟踪,体现对幼儿的持续性观察和指导,每月针对教育现场有一次教育笔记、两次宝宝故事撰写。结合课程实施和课程特色需求,分类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有教研活动计划与总结,有活动方案,能够运用案例分析、说课评课等开展相关的研讨和实践培训,对教研过程有反馈和反思。有教科研结合意识,依托课题研究开展“绘本阅读提升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积累了选择性课程的资源库。

幼儿园关注课程实施,各年龄段作息安排能满足各类活动的开展,能充分保证幼儿一小时的游戏和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户外自主游戏,包括建构游戏、角色游戏、沙水游戏、表演游戏等,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愉悦,与材料互动积极,师幼关系良好。游戏活动能充分利用户外场地,有一定野趣;生活环境创设适宜;运动活动中幼儿有自主选择和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力求接近幼儿生活经验,幼儿能较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抓好卫生保健,规范后勤管理工作

幼儿园重视健康教育,每学期有计划和具体安排,通过专家讲座、微信公众号推送、观看视频、演练等多种形式对幼儿、家长和教职员工开展安全、卫生消毒、心理和五官保健、伤害预防等七大块内容的健康宣教活动。根据《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范开展各类人员体检,幼儿入园体检率和定期体检率、工作人员新进和定期体检率均达100%,对体检中发现的可疑、异常和疾病情况进行登记,每位幼儿的健康档案齐全。重视体弱儿、特殊儿管理,按要求建立花名册、个案记录和跟踪管理记录,医家园三结合,实行个性化管理。

幼儿园加强规范操作,做好疾病防控。制订各类保健制度及传染病预案,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消毒隔离知识等培训和实操演练工作。各场所和物品消毒记录齐全、规范。传染病发生后,能够严格按照正确流程开展消毒隔离工作,返园证明齐全。食具、环境和物品表面细菌检测合格。实行明厨亮灶,执行食品验收制度,供应商索证齐全。制定幼儿带量食谱,落实餐点留样、配餐前试吃、园长陪餐制度。实行两把锁管理,师生仓库做到严格分开。

三、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规划制定

幼儿园管理架构的合理性、有效性尚有欠缺,管理制度不完善;规划制定过程中,多方参与的规划评价机制尚需完善,阶段性目标达成的量化指标及责任方不够明确;幼儿园尚未形成实时监控的安全常规检查制度,校园环境中存在安全的盲区与隐患。

建议:一是进一步明晰管理组织架构,理顺各部门间的关系与责任,使园所管理运行更为有序高效。保障制度的“立改废”需经教代会、董事会审议通过等程序规范,明确教代会提案采纳的落实部门、落实时间及满意度反馈,尊重维护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与热情,积累过程性资料,明确标识、汇编存档,避免资料的遗缺或重复。二是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明确年度目标、任务,确保有效实施。依照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大”指南,根据园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明确年度目标的可检测达成标志、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完善教职工、家长、社区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注重规划实施的阶段性评估、反思、调整与改进,有效提高规划目标的达成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实时监控的常规检查制度,确保幼儿安全。认真学习《上海市幼儿园装备指南》,提高安全巡检的认知度与敏感性,及时消除种植园、户外设施、室内开放式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保育员操作室需及时上锁,形成习惯。建立数字监控常规检查制度,及时发现、记录、反馈、指导,更好地发挥智能安防的作用与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多元评价与考核机制

幼儿园园本培训机制、教师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没有具体规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幼儿园多元评价、考核制度不完善,缺乏对教师的日常监控、考核。

建议:一是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教师培养激励机制,认真制定园本培训计划,落实教师分层分类发展目标、措施,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开阔视野。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助推教师专业能力提高。二是注重对教师日常监控、考核,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做好教师每月、期中、年终考核工作,通过自评、组评、园评的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公开公平评价,以此引导激励教师,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团队合作,助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加强教科研融合

课程方案操作性欠缺;教研过程中教师的深度思考和碰撞互动不够,聚焦问题的意识不够;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参与面不广。

建议:一是加强课程管理,围绕幼儿园课程“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如何”主线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理念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理清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在具体实施中的内容安排、占比、实施途径、课程评价等关键性要素,避免课程内容不平衡,切实发挥课程实施方案引领和指导教师课程实践的作用。二是进一步聚焦教师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不断通过系列化、专题化的培训、研究过程,提高教师对各类课程内涵的理解。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围绕教研主题深度思考、参与研讨、发表见解,帮助教师真正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全面提高教研质量和课程实施质量。三是进一步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及实践创新的意识,建立监督、激励机制,重视教师的教科研培训,并为教师搭建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实验项目和课题的研究,积累经验和做法,撰写论文和经验总结,提升教科研意识和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提高保育质量

幼儿园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对三大员日常规范操作的监控、考核未到位;幼儿菜谱制定有待优化。

建议: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合理配置和布局,为后勤人员工作提供便捷。二是加大对三大员的日常培训、监控、指导工作。后勤主管每月对三大员的监控要做好相关记录,保健医生要加强对两大员工作的检查,善于发现问题,做到考核和检查情况相匹配。同时进一步加强食堂精细化管理和营养员业务知识培训,不断促进后勤人员规范操作意识和能力的进步。三是加强对幼儿菜谱的研讨,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菜谱,在食谱编制中精准定量,根据营养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调整菜谱,新菜谱的研讨要体现后勤主管、老师、保育员、营养员共同参与,每周在幼儿园菜谱基础上向家长推荐晚餐,保证幼儿健康饮食。四是全日观察记录和观察室记录要填写规范、记录匹配、全面不遗漏。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