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0-00475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20年04月15日 主题分类: 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

嘉定区教育局建立“三·三”联动机制 提升教育督导效能

发布时间:2020-04-15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嘉定区立足区域特点,深入推进教育督导运行机制改革,借力区家长委员会,建立责任督学与家委会“三·三”联动机制,提升教育督导效能。

一、深挖连接点,夯实“三·三”联动基础

健全组织架构,巩固联动基础。2006年,成立区家长委员会,指导全区12个街镇组建镇级家委会,指导学校建立校级、年级、班级家委会,基本形成“区、镇、校”与“校级、年级、班级”的两个“三级”家委会立体架构,家委会通过驻校办公,常态、真实、深入、全面地掌握学校情况,为建立责任督学与家委会联动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基础。

共享信息资源,优化联动方式。责任督学立足家委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评价以及重大事项决策的功能定位,整合双方信息资源,寻找经常性督导事项与家委会职责的关联点,通过主题共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议等多元方式,共同建立“三·三”联动工作机制,即“三统一、三共同”,实现优势互补,切实提升经常性督导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深挖共通点,完善“三·三”联动机制

    以地点、时间、主题“三统一”规范联动运行。一是统一办公地点,责任督学与家委会驻校办公地点设在同一处;二是统一联动时间,明确联动工作时间,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联合工作;三是统一督查主题,聚焦重点问题,达成工作共识,明确督查主题、内容和具体要求。

以了解、反馈、跟进“三共同”提升联动效能。一是共同了解情况,合作召开座谈、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学校情况;二是共同反馈问题,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三是共同跟进整改,对问题相对严重或整改不力的,提前由区教育局介入指导。

三、深挖关键点,丰富“三·三”联动内容

立足工作重心,“帮忙”而不“添乱”。立足家委会重点工作,选定校务管理、课程教学、学生学习、德育工作、师资队伍、校园安全等,与其工作职责、工作范围相匹配的督导事项,作为联动督查主体内容,共同监督指导学校工作的同时,放大“家委会效应”,为学校发展“帮忙”。

立足角色定位,“到位”而不“越位”。坚持“求同存异”,既抓牢两者工作目的和运行模式的相同之处,也厘清工作范畴和角色定位的不同之处。把握联动节奏与程度,助力教育督导在督促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工作“到位”不“越位”。

立足学校需求,“补台”而不“拆台”。责任督学坚持教育督导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基本原则,充分听取家委会意见,立足学校实际、聚焦工作重点、做好解释引导,为解决实际问题出谋划策,为学校发展“补台”。

四、深挖变化点,凸显“三·三”联动成效

提高督导精准度。通过查阅家委会每周驻校办公工作记录,多渠道、多角度了解学校工作,结合联动督导实际,发现学校问题,特别是学校行政管理可能忽略的问题,责任督学与家委会共同探讨,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提高督导精准度。

提升工作执行力。坚持合作联动、共同提升,进一步增强工作执行力。责任督学以丰富的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家委会查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委会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提供学校全面信息,促进责任督学专业执行力提升。

增强学校发展力。联动督导促进学校节省办公空间、减少对接时间、精简对接人员、减少重复督查。通过整合双方意见,指导学校准确把握各类学校办学政策与法规,促进学校规范办学;加强学校自省,破解学校发展痛点难点,密切家校合作,促进学校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