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0-00390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0年09月07日 | 主题分类: | 党政综合 |
关键词: |
关于印发《嘉定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中小学(含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及大众工业学校:
现将《嘉定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20年9月7日
嘉定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学生近视问题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市教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行动方案》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本区中小幼学校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议考核对象
本区各中小学(含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及大众工业学校。
二、评议考核原则
全面考核,突出重点。既考核近视防控整体推进情况,又重点考核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门机构、细化政策、落实人员配备、强化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安排投入、降低近视率等重点事项。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议考核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尊重客观事实。考核对象应实事求是提供工作推进情况报告,杜绝提供虚假材料和数据。
目标导向,力求实效。既将评议考核作为推动近视防控工作的目标和导向要求,又突出近视防控工作进展和实效。
三、评议考核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学校方案。学校对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和部署推进,强化校级层面结合实际出台近视防控实施方案、落实各部门分工负责机制等情况。
(二)明确主体责任,带动层层落实。学校近视防控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带动层层落实,采取有序、长效近视防控措施和加强机制建设等情况。
(三)落实专职人员,强化专业保障。学校强化近视防控专业保障机制建设,配备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人员。
(四)优化办学条件,改善用眼环境。学校优化办学条件、改善学生用眼环境、教室采光照明等基础设施保障,消除中小学校“大班额”现象。
(五)配备设施设备,开展监测筛查。学校加强医务室、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备符合要求的校医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学校近视防控基础设施设备、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开展日常近视监测筛查等情况。
(六)减轻学业负担,贯通体育锻炼。学校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控制书面作业和网络作业总量,避免变相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增加、保障户外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和校内体育项目推广、保障学生课间到教室外活动等情况。
(七)实施家校联动,发挥家庭作用。学校推进近视防控家校联动和规范电子产品使用,采取家庭近视防控普及宣传、引导家庭和学校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相关措施等情况。
(八)重视科普宣传,推进健康教育。学校落实健康教育相关要求,以学校、家庭为主阵地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教育等情况。
(九)降低近视发生,严格评议考核。学校完成《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规定的近视防控目标等情况。
四、评议考核步骤
(一)学校自评。各校依据本办法及《嘉定区教育系统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量化分值表》(见附件),全面总结年度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并附自评打分表,报区教育局。自评报告包括主要工作进展、成绩和亮点问题和不足、下年度工作计划等内容。各校对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二)区级考核。区教育局会同区卫生健康委、体育局,结合监督检查情况,对相关指标内容进行考核评价,形成考核意见,明确得分。
(三)公示结果。评议考核结果向各校反馈,并按程序向社会公开。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前的学校予以表扬,对排名靠后的学校进行提醒,视情况约谈学校负责人。各校应在考核结果公示后的一个月内,向区教育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并明确整改时限。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与区卫生健康委、体育局对评议考核的工作联动,确保评议考核工作有序开展。
(二)确保考核质量。各校要严格按照本办法进行自查自评,做好过程性材料收集整理,确保自评工作质量。
(三)严肃考核纪律。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通过评议考核发现和解决问题。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减轻考核压力。坚持科学评议考核,注意方式方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增加额外负担。
六、结果运用
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考核,考核结果经相关部门同意后通报,并作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学校年度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嘉定区教育系统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量化分值表
评议考核项目 | 评议考核要点 | 分值 | 评分 |
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学校方案 | 1.成立学校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 | 5 | |
2.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近视防控工作 | 5 | ||
3.制定学校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 4 | ||
4.做好经费保障 | 5 | ||
明确主体责任,带动层层落实 | 5.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督促落实到位 | 5 | |
落实专职人员,强化专业保障 | 6.配备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人员,加强对学校近视防控技术的日常指导,落实工作人员和办公空间等基本条件 | 4 | |
示范引领带动,培育典型经验 | 7.加大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改革举措,落实建设要求,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加强推广宣传 | 3 | |
8.采取措施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和环境,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等 | 5 | ||
9.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等设施以及教材、考试试卷等用品相关强制性卫生标准达标率100% | 5 | ||
10.消除“大班额”现象 | 4 | ||
配备技术人员,提升专业保障 | 11.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5 | |
减轻学业负担,贯通体育锻炼
| 12.切实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减负措施》,控制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 | 5 | |
13.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活动,保障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保障学生课间到教室外活动,规范开展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眼保健操或眼部放松操,实施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 5 | ||
14.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场地设施,深化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园体育项目建设,落实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和要求 | 5 | ||
实施家校联动,发挥家庭作用 | 15.提升家庭近视防控知识和意识,做好家庭近视防控工作,安排孩子每天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 | 3 | |
16.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家长增加陪伴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陪伴时电子产品使用,引导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科学使用电子产品 | 3 | ||
17.本着按需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 3 | ||
重视科普宣传,推进健康教育 | 18.学校加强对《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宣传、解读、落实 | 3 | |
19.重视近视防控科普宣传,研制近视防控科普素材,利用学校官微、官网等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 3 | ||
20.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主阵地建设,引导学校、家庭、学生和社会重视近视防控,营造良好氛 | 3 | ||
加大监管力度,净化校园环境 | 21.杜绝近视防治广告进校园、开展商业宣传等活动 |
3
| |
降低近视发生,严格评议考核 | 22.在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基础上,每年总体近视率下降水平达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目标要求(2019年试用本项要求,2020年根据疫情影响评估情况另行规定) | 14 | |
得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