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16-00206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16年02月24日 | 主题分类: | 年度计划总结 |
关键词: |
关于印发《2016年嘉定区终身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成人学校:
现将《2016年嘉定区终身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16年嘉定区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二○一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
2016年嘉定区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2016年嘉定区终身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区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制度,创新终身学习方式,营造终身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学习型社会建设品质。
一、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继续深化社区学院建设、加强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职能,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做强区域性终身学习服务支持体系。加强街镇成人(社区)学校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体现终身学习特点的校园文化环境;拓展街镇成人学校的办学功能,提升统筹协调、整合资源、服务社会的综合办学能力;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实验街镇、实验项目的建设工作,积极参加上海市第五轮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和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评选。加快推进街镇村居委学习点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开展嘉定区首批“示范学习点”评选;开展市级社区教育重点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居村学习点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
2.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开展老年教育相关工作调研;深化区老年大学内涵建设, 与区老年发展中心、老干部大学共建,完善人员管理和硬件设施建设,丰富课程设置。启动老年学习场所倍增计划,逐步提高人员、机构、课程资源、学习型团队数量。开展村居委老年人标准化学习点建设,完成40个标准化学习点,积极创建示范学习点;继续开展远程教育示范收视点创建工作;完善老年教育网络、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继续协同推进“养教结合”推广辐射工作。
3.加强终身学习平台建设。依托“上海学习网”等平台,探索线上线下、立体化、全方位的学习资源配置机制,根据不同的学习人群,配送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建立互动互通、资源聚集、信息反馈的共享机制;加强“嘉定终身学习网”建设,完善终身学习在线学习平台、管理平台和统计平台建设,完善和优化终身教育数字学习资料库,终身学习电子学籍卡系统;落实新一轮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相关任务;继续完善区、街镇、村居委“数字化学习中心”三级设置,进一步拓展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嘉定终身学习网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市民搭建丰富、灵活、方便的网上学习环境。
4.社区教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本区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站的组织结构及各项制度,加强对各街镇服务点的业务指导;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培养深入养老机构进行教育服务的辅导员队伍,吸引更多市民参与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加强志愿者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能力;结合志愿者队伍特点和区域、机构特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表彰、建立一批优秀志愿者、优秀工作点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二、健全终身教育制度
5.终身教育机构内涵提升计划。推进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的内涵发展,制定满足市民学习需求的课程标准,开展师资培训,强化社区学校管理;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和沟通社区学校之间的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平台,形成终身教育机构管理信息化体系。
6.加快学分银行建设。落实《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深化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功能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加快学分银行个人学习档案库建设,完善和优化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开展市级《文化休闲教育网上学分银行认证的实践研究》项目研究。
7.深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十三五”师训工作,完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业务进修制度,不断完善对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办学干部、终身学习推进员的业务培训;培育“数字化学习指导员”队伍,提高嘉定区数字化学习的实效性。
8.民办非学历教育及经营性培训机构工作。从严民办非学历机构准入审核,根据相关规定,完善设校审批和备案,年检和日常监管工作;落实民办教育机构学杂费专用存款账户制度;加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管理,组织专家进行实地年检,组织开展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新任负责人(校长)培训;整治和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管理; 推进本市非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和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的分类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培训服务业健康规范和持续发展;落实《上海市推进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依法完善和重点解决目前本区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三、创新终身学习方式
9.探索老年教育慕课平台建设。发挥区老年大学的平台作用,探索建立适应老年教育特点的慕课资源,拓展与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丰富学习内容,逐步实现老年教育慕课平台的教育服务互动功能。
10.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嘉定市民终身学习(实践)体验新基地,发挥已建基地功能,形成一批网上学习体验项目;打造体验基地品牌项目,培育“一点一品”;发挥体验基地的资源优势,形成与社区学校相对接的课程体验以及校外实践互动模式,探索建设社区教育体验课程。
11.加强数字化学习建设。以互联网思维构建社区教育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进一步体现便捷性、丰富性和友好性,探索微视频、微讲座、微课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重点发展新媒体、中心教室、学习港、移动终端等信息化学习媒介;延伸数字化学习的服务平台,增强“嘉定终身学习网”等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的用户体验度和学习互动性。
12.在岗人员学习力提升。全面启动在岗人员学力提升计划,实现职业证书与学历专业对接,开展对在岗职工、进城(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和学历教育提升,与区内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依托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广泛开展各类成人教育培训;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积极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深度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项目研究。
13.加强社区教育品牌活动建设。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继续建设社区教育精品微课,打响区级社区教育学习品牌。各街镇开发个性化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推进“一镇一品、一街一特”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率。
1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新市民教育工作。推进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公民素养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外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积极推进职成教融合试点工作;推进新市民教育,加强生活技能、文化素养和城市生活等培训,促进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
四、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15.学习型组织建设。继续推进本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家庭创建;拓展学习型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创建工作,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激发非正式学习型组织创建和社会活力。
16.市民终身学习活动。举办第十二届嘉定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季;组织开展区“三个一”教学展示、市郊专委“嘉定杯”第六届“三课”教学展示评优活动;举办嘉定区2016年老年教育艺术节;积极参加“上海市第十二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第十一届上海老年教育艺术节”、“金色年华幸福上海--2016上海老年教育迎新风采展演”、“上海市民诗歌节”和“终身学习,全民阅读”等活动。
17.加强终身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编撰出版《嘉定区学习型社会建设白皮书(2015)》、《嘉定社区教育》、《嘉定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简报》,汇编《嘉定区优秀学习型团队风采集》、《新视野 新探索--嘉定区数字化学习实践与探索》,组织2016年嘉定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论文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