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0-00004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19年12月31日 主题分类: 年度计划总结
关键词:

关于印发《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2-31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及直属单位:

现将《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2020年工作。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19年12月31日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嘉定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全力提升嘉定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战略要求,立足区情、教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奋进之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凝练,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1.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砺新计划”不断升级,十大项目贯穿全年,稳步实施。9月,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嘉定区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及5个配套方案,在推进教师队伍现代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五方面共出台实质性政策59条,并建立配套细则,为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2.学校集群发展效能持续升级。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更深入,制定《嘉定区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方案》,分年度、阶梯式推进落实,完成年度发展性评估。初中强校工程推进更有力,制定加强初中建设三年实施规划,完成12所市实验校初态评估,开展智慧传递活动6场,校长共同体成长明显。新优质联盟组团式发展更紧密,启动新优质联盟第三轮重点项目,48所学校形成新优质联盟7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率达59%。

3.课程教学改革阶段成果显著。圆满完成十年一轮的市课程与教学大调研,充分展现课程教学改革的“嘉定样本”。学前,六大联盟研究共同体有序运行,开展4轮区级调研,全面梳理“大视野”课程经验,成功举办市学前教育年会特色园展示及项目成果展示,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小学,深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以调研全覆盖助推项目实施。初中,围绕中考改革,稳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深化基于中考新政的“学科融合”等四大重点项目研究,开展作业设计与命题能力培训。高中,加强基于高考改革的学校变革策略研究,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4.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认真贯彻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制定“1+3+1”师德配套文件,全面实施师德师风提升行动,举办“师者初心满庭芳”嘉定区教育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嘉定区庆祝第35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坚持引育并举,2019年共招录教师708人,加强研训教一体化培养,研发各级各类师训课程146门,第三轮暑期教师培训开设六类课程108门。深化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教师跨校交流114人,学区(集团)内部流动优秀教师29人。完善优秀教师管理办法,市第四期双名工程、2个市攻关计划项目和29个种子计划项目推进有力,1人入选2019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7人获评正高级教师,7人在市第三届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竞赛中获奖,60人获评上海市园丁奖,上师大附属嘉定小学吴宝英获评市“最美校长”,迎园中学陆信玉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开展区新一轮优秀教师评选工作,拟选拔优秀教师800人。推动教育系统干部梯队建设,实施后备干部序列化培养,健全干部培养管理体系,持续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坚持问题导向,开通北部通勤班车线路8条,提升教师幸福感。

二、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教育生态稳步向好

1.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水平优化提升。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新增公办学校5所,其中小学2所、初中1所、幼儿园2所,新启用校舍5所。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截至12月底,79所中小学校“资源配置”七项综合评估达标率为100%,解决超班额问题,市级实地检查反馈良好。完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年度建设计划,建成小剧场14个、图书馆18个、游泳馆1个、创新实验室21个、安全体验场馆23个,为公办中小学配置消防、逃生演练及紧急救护设备设施。建成中考标准化考场41个。完成“市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中期评估、国家义务教育学习质量监测、市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施测等工作。

2.现代学校治理能力逐步提高。一校一章程”建设全面加强,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章程编制、修订和完善。教育法治水平不断提升,143所学校开展第二轮依法治校创建,其中,示范校54所、标准校89所。平稳推进公共资源参与举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工作,制定《嘉定区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公共资源规范管理工作方案》和操作办法,经市、区两级政府批准,即将正式实施。多维覆盖、多元参与、多级联动的教育督导体系持续健全,完成大众工业学校、成教学院等成职教办学综合督导,启动第六轮中小学教育综合督导,开展中小学生预防近视、减负增效、校园开放日等专项督导。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完成年度预决算与年报审计工作,健全预算执行通报制度,开展学校保障工作实务培训。

3.跨区域教育互动紧密高效。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成立“沪苏浙鲁”教育联盟,聚焦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等关键要素,开展更高水平的教育联动。深化“嘉昆太温”教育合作,组建嘉温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确定“智慧教室”项目学校5所,召开智慧教育合作联盟研讨会,“嘉昆太”三地164名干部教师开展互助研修。加大与云南、青海的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24批次172人赴对口地区开展帮扶指导,安排11名教师前往支教。

4.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聚力创新。制定《嘉定区教育系统关于意识形态“六责联动”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出台《嘉定区教育系统学校微信公众号使用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推动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地见效。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内涵,评选第三批品牌项目学校20个。启动新一轮文明创建,覆盖系统内单位136家。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上海教育》、解放日报、新闻晨报等传统纸媒先后报道品质教育改革成果,“第一教育”官方微信连载“嘉定教育周”专题报道;加强每月宣传主题设计和推送,“嘉定教育”微信号全年采写、编辑、制作微信430条。

三、立德树人任务高效落实,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1.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化。举办2019年上海市教育系统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启动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和高校牵手基教合力育人工程。扩大德育品牌影响力,六大德育联盟实现区域全覆盖,推进“爱嘉学子行天下”研学课程标准化建设与实施,完成幸福课程互动体验平台框架建构与内测,举办全国第三届积极教育国际研讨会。落实学科德育,建成“嘉昆太”学科德育实训基地6个,举行学科德育研究活动3场。优化家庭教育指导,举办第二届“嘉昆太温”家校合作论坛,开展“幸福成长营”亲子团体心理辅导5场,成功创建市级家庭教育示范校12所。

2.品质教育研究项目强力推进。举办第三届品质教育学术节。启动第二轮“品质课程”项目研究,遴选中小学重点实验学校20所。成为市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基于区域特色的学校综合课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重点试验区,完成区中小学科创课程现状调研报告,遴选项目实验校13所。推进区重大课题《聚焦学生学习,提高课堂品质的区域行动》实践研究,编制中小学提升课堂品质“学会学习”敏感指标评估框架。开展课例研究现场会3场,初步形成研究课例10余个。区级重点攻关课题《区域推进慧雅阅读项目的行动研究》覆盖全学段,社会实践课程读本《博物学记》出版发行。推进学前教育品牌课程建设、雁群发展、优质园建设、民办园规范化管理四大重点项目实施,举办市“教学新秀在课堂”“阅读开端计划”等展示活动10余场,完成市级课题《区域提升民办三级园规范实施课程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汇编参考用书5本,开展专题培训,累计培训1200人次。

3.艺体科技育人载体更趋多元。优化青少年科创集散地运营管理,开展中外青少年科创教育国际交流活动,集散地接待本区学校28所、学生7561人,国内外参观团队近20家。推进科创课程课标建设和课程研发工作,启动科创素养评价评估体系建设工作,开发与推广线上科创课程,惠及全区师生。举办区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参赛人数近8万人次,共产生金牌443枚。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增至23所,并向幼儿园延伸。建成九大校园艺术联盟,评选艺术教育特色校24所。推进文教结合,评选第三批“非遗进校园”试点学校7所。

4.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确定南苑学区4所学校为“劳动教育”中小幼一体化实践基地校,开展基于古镇文化、STEM课程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依托浏河营地和102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形成校内外有机结合、家庭与社会广泛参与的课程培养体系。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和社会实践制度,推出“爱赏嘉定”文化之旅、科技之旅、营地之旅等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在地特色,加快孵化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5.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有力。完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提升健康体检管理平台运行效能。出台《嘉定区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方案》,实施本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自查,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建设稳步推进。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提供24小时心理服务,接待电话咨询1226人次,面询70人次。开展“幸福圆梦号”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服务学生近3000人次。

6.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深化产教融合,召开职教集团三届一次理事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稳妥推进大众工业学校专业布局调整工作,完成5所院校与企业合作专业组建设。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总结模具专业国际水平人才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探索推进新能源汽车1+X证书试点,提升中高职贯通和中本贯通人才培养质量。制定嘉昆太职教联盟章程和职教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联盟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启动三地校企合作技术技能人才共享活动。参加第16届上海教育博览会,获评十佳展台、十佳互动体验和十佳微信公众号。

四、公共服务效能全面升级,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1.各学段招生工作平稳有序。2019年招生工作形势预判到位,风险评估前置,资源调配及时,政策宣传有力,总体平稳有序。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入学新生7827人,比去年增加298人,增幅为4%;小学入学新生12652人,比去年增加550人,增幅4.5%,呈现本市户籍和外省市户籍、港澳台外三增长。学前教育阶段首次启用市幼儿园招生入园信息登记系统,区招生系统与市级信息登记系统平稳对接,小班入学新生12756人。

2.三个“3”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构建普惠安全、托幼一体的0-3岁托育服务体系,13所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 29个,入园人数482名,8所托育机构开设班级18个,入园人数241名,完成托育服务需求与规范发展调研专项报告。扩大3-6岁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幼儿园等级评定和复验工作,指导5家单位创建市一级幼儿园,完成6家单位一级园复验和3家单位二级园评审,完成看护点专项整治,规范民办园办学管理。优化公办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下午3点半后校内课后服务覆盖所有公办小学,参加学生近2.5万人,占小学生总数比近50%。落实市特教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学前特教设点布局,5个街镇新设特教学前点。实施专用教室改建、推进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和无障碍建设,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室改建优化项目。

3.终身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建成村居委老年人标准化学习点188个。开展老年教育“三类学习点”建设,申报各类学习点共43个,提升老年教育创新活力。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文教学苑”项目,在第五届全国社区教育微课程评选中获评优秀组织奖。新建“人文行走”学习项目5个,举行第十五届全民终身学习季活动,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4.校外培训市场整治多措并举。全市率先启动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民办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动态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全区已取得办学许可机构总数为246家、取缔无证机构110家、停业整顿120家。开展办学评估157家。开展打击整治违法违规教育培训机构专项行动,坚持“无证四清”“违规四整”“返潮四必”,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39次,组织联合执法132次,做到安全排查无死角。

5.校园安全保障持续加强。与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嘉定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重要时间点,开展防溺水、防网络沉迷、防治校园欺凌、防灾减灾、毒品预防等安全教育。实施学习类APP使用情况、特殊需要学生、长期不在校学生、校园欺凌线索等专项排查,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举办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展示与研讨活动,启动检察官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项目,筑牢学校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