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C1309000-2022-18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生效日期: 2022年03月10日 文 号: 嘉教办〔2022〕20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嘉教办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嘉教办〔2022〕20号

对区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第2021-12号提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3-10 浏览次数: 【字体:

李惠静等11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0—3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的提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的建议

嘉定区重视对家庭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讲堂、育儿加油站等方式,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

1.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

区教育局积极探索科学育儿服务新举措,构建“1(次育儿加油站)+7(次大型03科学育儿指导宣传系列活动)+X(个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点开展的各类活动)”服务体系,使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在嘉定区落地生根,尽可能满足市民群众对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的需求,提升区域内科学育儿相关机构和家庭的育儿理念与水平。

区教育局和区妇联联合开展“活力宝宝”亲子主题活动,通过评选“爱牙宝宝、匀称宝宝、红润宝宝、健力宝宝”,推广和普及婴幼儿基本知识和育儿技能,通过评选“科学育儿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儿保工作者、儿童友好型家长”,提高婴幼儿及家长的早教意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念,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深入推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进社区、进家庭。

2.探索医教结合多元服务方式

区教育局将教养医理念融合于大型科学育儿活动“科学育儿进社区”、“育儿加油站”,整合“教养医”专业资源,联动区儿保、区保健导师团为本区0—3家庭提供就近便利的育儿教养服务,建立教养医融合的科学育儿指导机制,试点教养医结合指导服务。2021年初,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联合区妇幼保健院(所),依托儿保部门特色项目“护爱童真”,以“区儿保部门、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各公民办基层幼儿园”的三级组织架构开展“医教养结合,亲子嗨番乐”活动,旨在为家庭亲子运动提供指导蓝本,聚焦幼儿早期运动能力发展及学龄前幼儿体重管控,研发教养医结合课程体系,形成“医家园”长效链式模式。通过互联网+医家园联动的方式,自200多份稿件中精选推出十期专题活动,充实了嘉定区学前年龄段亲子运动资源,拓展亲子运动新形式。

区卫生健康委完善儿童保健服务网络,目前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分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均开设儿童保健门诊。通过建立儿童健康管理档案,定期健康监测,为婴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体格发育评价、营养喂养指导、五官保健筛查、神经精神发育评估等等,为家长提供针对性、具体化的保健指导,及时答疑解惑。对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等增加相应的随访频次,根据需要及时转诊,并落实追踪管理。全区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始终保持高位,2021年为98.75%。根据《嘉定区0-6岁儿童免费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方案》,为符合条件的儿童提供免费服务,2021年全年免费服务9.2万人次。区卫生健康委还加强对辖区0—3托育机构的卫生保健指导,区妇幼保健所和社区定期对托育机构进行现场督导,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2021年对辖区内14家托育机构指导168次,完成2家0-3托育机构的扩建的现场指导及卫生保健评估工作。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委将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在资源允许的前提下,逐步为有需求的的家庭开展0-3岁婴幼儿入户指导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3.扩大科学育儿指导活动资源

嘉定区打通科学育儿“最后一公里”,制定《“幼有善育”零距离服务“嘉宝”在行动——嘉定区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五进”工作方案》,全区统筹资源、因地制宜结合街镇实际与特色,探索“5(进)+N”形式,把生活化、游戏化的高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活动送到家门口,帮助广大适龄家庭的父母和宝宝们就近参与丰富多彩的指导活动,获得更多科学育儿理念和技能,共促婴幼儿健康成长。2021年嘉定区各科学育儿指导点共开展线上、线下公益性科学育儿指导活动921场,累计服务0-3岁婴幼儿家庭42851户次。2021年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合作开展的0—3科学育儿社区行,两轮活动覆盖全区12个街镇,普及2000余人。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妇联等部门依托辖区内的各幼儿园及托育早教中心的资源,在儿童服务中心、儿童之家、亲子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开展普惠性的早教指导服务、亲子活动等,增强幼儿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社交能力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区妇联进一步完善现厂亲子园运行机制,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借助专业社会力量,开展0-3岁科学育儿指导、科学育儿讲座,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提升育儿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嘉定区科学育儿指导工作还借力“育之有道”平台资源,经统计,嘉定区注册并使用育之有道的用户从2021年年初的33122人上升到12月底67453人,增加了34331人,家长们可以在平台上获取每周、每月推送的贴合宝宝年龄的养育要点、每季度推送的贴合宝宝发展的自检工具和视频指导方案、年均百场的科学育儿大讲堂等各类优质育儿资源,也可以主动报名相关科学育儿指导活动。2021年,嘉定区组织开展的两场科学育儿大讲堂吸引了线上3000余名家长的关注,“互联网+科学育儿指导模式”在嘉定区已逐渐被接受和推广开。

二、关于“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力度”的建议

嘉定区按照“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普惠普及为目标,加大托幼资源统筹力度,着力推进全区托幼一体化建设,积极发挥幼儿园专业资源集聚效能。

1.发挥社区资源优势

社区联动呵护最柔软群体。在落实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方面,嘉定区发挥现有的69个科学育儿指导站发挥街镇特色和优势,鼓励指导站利用社区周边的资源为有需要的适龄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同时,嘉定区利用现有的社区儿童之家、活动中心、亲子乐园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育儿活动。

2.拓展普惠托育资源

区教育局不断加强普惠性托育点建设,现有16所公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14所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其中7所开设普惠性托班),另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托育机构,有14家托育机构取得了《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8家。2022年,预计新增8个普惠性托育点,另有2家普惠性托育机构筹建中,随着普惠性托额的持续增加,更多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矛盾将会得到缓解。

区民政局通过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区教育部门优化托育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在落实“一网通办”办理效能和加强社会组织名称和业务范围核查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双减半”、“零跑动”、办理深度等一系列政务服务优化工作要求,缩短办理承诺时限,优化审批流程,不断强化和完善登记工作内控流程和制度。

3.发展多元托育服务

在区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挖掘社区空余场地资源,按照社区适龄人口数,合理规划和布局,织好托育服务网。引导托育服务机构按需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多元化服务,在嘉定区现有的14家取得《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的托育机构中,有9家能提供半日制托育服务,6家能提供计时制托育服务。

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公益普惠托育资源,完善多元模式、广泛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着力打造普惠、安全、优质的托育服务体系。

三、关于“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建议

1.构建管理机制

一是信息公开制度。区教育局在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上14家取得《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的托育机构进行信息公开,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情况、服务类型、收费等,方便有托育服务需求的家长和社会大众查阅。另外,针对有开办托育机构的举办者,也有申办流程的公开。

二是质量评估制度。嘉定区每年对全区已取得《依法取得托育服务告知书》的托育机构进行规范检查。按照“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增强活力”的创建要求,全面推进本区托育机构的专业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对取得《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并开园运营一年及以上的托育机构及一星级托育机构评定两年的机构开展星级创建评估。由专家现场查看、台帐翻阅和家长问卷三方面综合得出评估结论,通过官方平台——嘉定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公众号进行公示。截止至2021年12月,嘉定区14家托育机构中已有10家获得了一星级托育机构的称号。

2.做好日常监管

嘉定区12个街镇设立托育专管员专岗,建立专管员工作群,确保托育市场监管工作全覆盖。各相关部门形成对托育机构设点布局精准排摸的常态工作制度。区、街镇每月对辖区内托育机构安全防控和卫生保健等项目开展“双随机”检查指导。

区民政局认真做好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工作,对年检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单位印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进整改情况,确保社会组织发展良好环境。对新成立、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托育服务类社会组织进行法人约谈,围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告知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遵纪守法,履职履责意识。

下一步,将继续不断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机制,明确质量评估指标,落实网上视频监控和线下巡查相结合的监督指导机制。网络监控——制定详尽的视频监控方案,明确每周监控责任人。实地巡查——开展每周线下巡查和双月专项工作检查,对托育机构一日管理、从业人员资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设施设备、收费退费、传染病预防等方面开展动态监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助力提升托育机构服务效能。

感谢您对嘉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嘉定区将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支持街镇社区、企业等多方参与,进一步努力挖掘资源,努力为社区内、本单位职工子女解决入托困难,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3岁以下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22年3月9日


对区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第2021-12号提议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