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文明办、未保办、教委,各中小学校、大众工业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殷切希望和要求,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沪肺炎防控办(2020)299号)要求,切实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寒假活动以线上活动、亲子活动为主,不倡导学校组织集体聚集性、空间封闭性的校外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有益的寒假,现将2021年嘉定区未成年人寒假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体验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各单位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线,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用好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形成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引导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和实践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开展“童心向党,奋斗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各单位要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围绕“童心向党”主题,开展优秀童谣创作征集;以符合防疫要求的形式用好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地下少先队群雕等红色资源,做好线上线下专题宣传、公益讲座、故事讲解等活动,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开展读一本红色经典、讲一个红色故事、唱一首红色歌曲、看一部红色电影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倡导未成年人登陆“人民日报少年客户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报道)”,激发未成年人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情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开展“爱嘉学子”暖心故事写画活动,各中小学发动学生开展写一写“身边的温度”征文活动,画一画“感人的瞬间”绘画征集活动。评选出百篇优秀征文、百幅优秀画作,在文明实践平台“爱嘉学子”频道进行百篇连载。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各单位要围绕除夕、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引导未成年人在温馨的家庭团圆中传承优良家风,在节庆活动中了解民俗风情,在亲身体验中认同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活动,结合书香校园建设,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开展“走进名著”“好书童享 为爱阅读”等亲子阅读、征文活动,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人文综合素养,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云上学校少年宫 快乐成长新天地”线上体验活动,丰富广大未成年人寒假生活。引导未成年人和家长观看“智慧父母成长课堂”“一起来成长”等节目。要注重对未成年人文明节俭习惯的培养,指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压岁钱,倡导家长以更丰富的精神奖励激励孩子成长。
二、弘扬劳动精神,在绿色生活中促进健康成长
各学校要指导未成年人制定好个人寒假学习生活计划,关注时事新闻,合理安排好学习、锻炼、劳动、休息和娱乐时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各学校要明确未成年人寒假家庭劳动时间。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合理布置家庭劳动作业,引导学生树立“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的观念,激励学生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庭组织开展“学会一项家务技能”“为长辈做一件家务”等亲子活动,家长要鼓励并“手把手”教会孩子家务劳动,当好孩子劳动教育“第一任教师”。
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实施体育寒假作业制度,积极开展家庭阳光体育活动,指导未成年人坚持养成每天锻炼1小时的良好运动习惯。各单位要鼓励未成年人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强化安全教育,在协同育人中优化社会氛围
各单位要成立寒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以学校为指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保障”的工作机制,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需求为原则,用好文明办、民政、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各有关部门资源,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合力。
注重安全教育指导。各单位要形成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安全防范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遇到重大问题和紧急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置。各中小学务必将《2020学年中小学生寒假安全提示10条》(附件1)传达至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上好学期结束前最后一节安全教育课,开展一次寒假安全主题教育;二是组织一次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紧急救护、治安防范等安全实训;三是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提示学生家长履行监护职责,避免让未满8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合理安排未成年孩子的假期生活,不对孩子增加过重的学业负担,营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本区中小学、幼儿园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提示(十九),中职校参照高校要求。各学校在寒假前要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切实增强个人防护意识,非必要不离沪,随身携带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应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一米线”、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要重点加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培养未成年人良好上网习惯,自觉抵制和远离有害身心健康的网站,组织学生及家长参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大闯关》线上学习活动。各街镇未保办积极协调文化、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重点加强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监管,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游艺娱乐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管,规范未成年人娱乐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做好关爱帮扶工作。各单位要扎实细致地开展好走访慰问、帮扶救助、送温暖等活动,对不同群体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关爱互助等活动,特别是大病重病孩子、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监护缺失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寒假生活,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寒假、温馨的新年。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网络、“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热线,在认真开展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尤其要关注考试后、开学前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干预和关爱帮扶。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确保24小时心理热线(4008205081)服务,完善假期值班制度,及时认真做好家长、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为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有力支撑。各单位要通过《告家长书》、家访、家长会、组织收看“亲职讲堂”线上直播课程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要安排好留校师生特别是内地民族班学生留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确保伙食供应、供水供电供暖等基本生活设施正常,解决假期留校师生的后顾之忧。
编 号:德育科(通)2021-1
联系人:徐永光 39902060
嘉定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嘉定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嘉定区教育局
嘉定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