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南翔镇:三线并织,网聚公益力量
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党员进社区,人人做公益”的精神要求,嘉定区南翔镇采用多频互动、项目管理、孵化培育的方式,全面打造“小美公益”品牌,以项目推进、社会参与、区域联动等多种形式编织公益网络,覆盖全镇,辐射周边,引导党员参与公益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凝聚社会正能量。
线上与线下,同频共振
为进一步整合公益资源、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南翔智慧党建平台开通“小美公益”频道,以线上线下共同运作的方式,创新公益服务模式。畅通线上渠道,实现公益实时化。根据党员活动单方组织多、双向互动少,年轻党员碎片 时间多、成块时间少,党员服务的整体需求多、形式创新少的客观现实,“小美公益”微信频道以双向互动为设计初衷,党员群众既可以通过微信发布微心愿,也可以通过摇一摇的方式在心愿池中认领微心愿。此外,还设有心情发布栏,无论是心愿发布者还是认领者都可以在实现心愿的全过程中发布心情动态,增加互动,增进情谊,真正实现P2P的运营模式,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截至目前以发布心愿22条,完成心愿12条。打造线下平台,实现公益常态化。作为线上公益模式的补充,由南翔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主办,结合镇文明办、工青妇等各部门资源,自今年起,每一度将开办一次“小美集市”,将跳蚤市场、爱心义卖、政务咨询、志愿服务等活动内容,以“集市化”的方式,定点定时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吸引党员群众参与,通过常态化运作,形成有规模、有影响的公益品牌。
集中与分散,相呼相映
在人人做公益的理念倡导下,全镇形成了浓厚的公益氛围,既有镇级层面的综合性活动,也有各村居、经济单位自发组织的公益活动,形成了一指挥、多堡垒的工作格局。镇级引领,增强公转引力。由镇党政领导带头,全镇机关干部和基层单位党员干部“乐于表率”,春节前夕,共走访慰问114名困难群众,累计送出110000元慰问金,将党的温暖和关怀带去百姓身边,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两新”党员“乐于参与”。其中上海普雄服饰有限公司、上海谷平实业有限公司、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等15家“两新”组织捐赠物资百余件用于爱心义卖;逢年过节,流动党员学堂党总支多次走进南翔福利院,送物、送戏、送关爱,为社会公益助力添彩。老干部“乐于示范”。结合“争当六大员、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常青树自治理事会参与了“小美公益·公益阅览室”的活动中,募集资金2万余元为民工子弟学校天宇小学购置新图书。基层自治,激发自转活力。结合“五众自治理事会”“群英荟”等优秀群众自治团队,全镇8个村、24个社区党组织都设有2至4个数量不等的公益项目,包括爱心送递、楼道整治、结对助老、垃圾分类等诸多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供广大党员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长选择参加,全年共计开展志愿活动3500余次,涌现了一批基层优秀公益品牌,如丰翔社区“爱心格子铺”、永翔社区“楼道三人行”等,通过自我策划、自我宣传、自我组织、自我行动,实现了公益活动的自我运转,内增实力,外树形象。
自育与合作,双管齐下
为进一步营造公益大环境,将人人做公益主题活动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南翔镇既注重自身志愿者队伍建设与培育,进一步发挥党员自主性,又强调与社会机构的深入合作,扩大公益影响力。团队化组织。为最大化发挥党员作用,搭建平台,吸纳、培育一批有特长、有影响、能服务的团队组织,变“我来参与”到“我来组织”,帮助各类社团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凝聚力量。例如书画沙龙、玛豆青年摄影俱乐部等社团组织,通过为全镇市民送春联、送福、免费摄影等活动皆获得良好效果。社会化融合。积极探索社会化公益合作模式,借助社会组织的专业化与资源优势,举办了“社会组织公益行”系列活动,肖邦艺术学校、翔艺术馆、“爱心福斯”等12家社会组织,联合南翔志愿服务中心的党员们开展了扶老助残、医疗服务、助学支教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发挥了社会组织的“正能量”作用,展现了南翔公益的新鲜活力。区域化联动。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联建的作用,通过党员做公益活动,把诸多互不隶属的区域单位组织起来,进一步扩大公益服务的辐射面。东园社区与消防中队联合开展“安全家园”主题活动,消防中队定期为小区居民讲授消防安全知识,暑假期间则为社区青少年活动提供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场地等。德园社区则结合辖区内大单位少、个体工商户多的特点,推出了由个体户及热心居民组成的“贴心小管家”志愿服务项目,由志愿者认领理发、磨剪刀、量血压等项目,为居民们提供常态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