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镇老人家的“花花”世界
在徐行镇有不少的爱花之人,他们种花赏花护花,以花养心,杨继纯老人便是其中的一位较较者。自打退休后,养花成了他最大的心灵释放,排解寂寞的方式,丰富的退休生活,反比退休前更精彩、忙碌。
2002年,杨继纯从玻璃厂退休,解甲归田,从城区搬回了钱桥村的老家居住,一同回来的还有一身的病痛,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刚回来的日子里,老杨有些无事可做,精神头也一日不如一日,老伴劝他养些花草,谁想他与花草的缘分便此拉开,一结就是十多年。
老杨家的周围是一大片树林,曲径通幽的小径绵延而至,绿荫环绕惬意十分。他家的前院后院子里栽种着石榴、桂花、海棠、李子树、红豆杉……大约200余种的花草。记者深入其中,仿佛走进了大观园,“这是什么树、什么花”,老杨一一介绍,棣棠俗称黄金条,因其叶片呈金黄色条状而得名,这是枸骨,因其叶片为针状故其俗称“鸟不宿”,老人边走边说逛了大半个小时才全部看完。
每天老杨要花8、9个小时在这些花草身上,除了白天在苗圃里浇水、栽种外,夜晚还要继续秉烛夜读,查阅花草方面的书籍,增长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杨的养花技术水涨船高,植物的种类,适应土壤的酸碱程度,喜阴或喜阳,水分干湿,如今的老杨已是“门清”。“有些植物需酸性土壤培养,这时候就需要改造土壤的酸碱性,按比例用硫酸亚铁混合清水浇淋在泥土上。”老杨向记者解释道。不经意间老杨花种得好的消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就连村域内的不少企业也是慕名而来,邀请他负责企业的绿化布置。
当然最初的老杨也经历了一翻“寒彻骨”的心痛,多少株枯藤残枝才换来如今院落中的绚丽夺目,老杨自己也不曾记得了。
2006年老杨在朋友的指引下迷上了盆景种植,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类,老杨醉心于前者,在他家的屋檐下摆放着几十株盘根错节,造型别致的树桩盆景,有黄杨根、有罗汉松、有榆树根等等,有的枝条上还缠有金属丝。老杨介绍他的树桩都是从河滩堍、树林中挖掘来自己培育的,培育前都会构思这些树桩长势,然后通过修剪和金属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在他的苗圃中,还有上百株树桩在培育,最少的也种植了4、5年,而一株成型的盆景往往需要花费10年时间。“在盆景界我还只是一个小学生呢。”
现在老杨又住回了城区里,不过依旧是每日骑着他的电动车回来照料他的“花花”世界。老杨说十几年的养花经历,帮他交到了好朋友,养好了身体,也让他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如何保持一个平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