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专版 | 嘉定青年社会组织快速成长、百花齐放
当前,“教化之城”嘉定正着力拉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长板”,补齐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短板”。嘉定的年轻人也在积极思考,对于参与社会治理、服务青年成才,他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嘉定团组织的有效引导下,一些青年社会组织快速成长,他们通过举办精彩的活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赢得了各类青年群体的认同,营造了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社会氛围。今天,我们走进嘉定的5家青年社会组织,分享他们和青年之间的故事。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磁力:发现每一名青少年的潜质
将嘉定青年中心和众创空间办“活”了
开展嘉定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活动
走进嘉定区青年中心及众创空间,里面的活动经常吸引了不少青年参与。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场馆的“大管家”是上海磁力青年发展中心。这是一家链接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枢纽型青年社会组织,力求在“学习、择业、创业”三方面为青年人提供平台与服务。
磁力副理事长万晓文介绍说,磁力注重打造三个核心公益服务链:一是将高校资源与社会社区需求接轨——提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二是将人才成长诉求与社会资源接轨——提供一条公益创业之路;三是是开展高中生社会实践、磁力发现之旅、大学生人才交流计划、创咖日等品牌活动。
“磁力发现之旅——中学生入岗访学场景体验活动”是其入驻嘉定区社会组织孵化园申请的第一个民生服务项目。项目由12次实践活动和2个研究课题组成,希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启航讲座、高校深度访学、企业岗位体验和心得交流沙龙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且喜欢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同时,他们还将开展“95后中学生的职业观”和“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探索”两个课题研究。
磁力青年的第二个项目是高中生社会实践项目,这是其依托嘉定区青年中心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所开展的,以高中生志愿填报和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的中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帮助高中生认知自我,以及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和生涯规划为主要目标,关注青年人的成长成才。
嘉园:打造一支专业队伍
60名社工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开展团队素质拓展活动
嘉定作为全市首个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区县,于2015年1月成立了一支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专业队伍——上海市嘉园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招募60名青少年事务社工,通过构建全新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
1994年出生的小王,因涉嫌抢劫而成为事务中心的观护对象。稚嫩、老实、中等身高、皮肤白皙、话挺多,是小王留给嘉园中心社工的第一印象。嘉园中心社工通过专业的谈话技巧与小王进行了面谈,了解其大致情况,还向其介绍了观护帮教期间应该完成的任务。因为感受到了平等和真诚,小王诚恳地答应一定认真完成任务,今后重新做人。
在之后的几次面谈及活动中,社工与小王及其父母讨论了正确沟通的技巧与方法。社工向小王发放了法制宣传手册,时常与之探讨一些法制案例;还带着小王参加爱心积分大行动——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我来学法律”等法制宣传活动。这些活动让小王成长了很多,他感慨道:“原本我对法律知识一窍不通,简直是个法盲,现在了解了这些,以后等我工作了我会说给其他同龄人听的……”
芨芨草:唤起嘉定青年的公益心
他们给山区的孩子建了一个电脑教室
赴甘肃定西援建电脑教室
在嘉定,有一家以“芨芨草”命名的青年社会组织——上海市芨芨草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理事长印晓华从事公益事业已超过10个年头,被朋友们亲切地唤做“大郎”。过去,芨芨草公益通过动员嘉定青年志愿者,帮助偏远地区中小学搭建爱心图书室和乡村图书室,给乡村的孩子们增加课外知识。
去年,在嘉定团区委的支持下,芨芨草公益联合众谷公益,共同实施“爱传递甘肃公益活动”。通过发动社会各界捐出淘汰的电脑和周边电子设备,重新装配后帮助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河学校建设电脑教室。活动通过“嘉定青年”等微信公众号的发动后,“游族网”、“长信科技”等热心企业和一些社会好心人把30余台废旧电脑送到指定的回收机构。
去年12月23日,印晓华与小伙伴们冒着风雪从上海前往定西。次日一早,他们迎着朝阳,踏着积雪,大家迈上了前往大河学校的汽车。高速公路、乡间公路、盘山土路……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
装满电脑的一个个纸箱,从上海一路颠簸来到杏园乡。大雪封山,路陡且滑,送货的大车有路却走不得,最后改用上有防滑链的农用车前去接应。拆箱工作,忙而有序。
捐赠仪式上,印晓华念了一封“上海游族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亲手写给山区孩子们的信。第一个踏进新建好的电脑教室的不是领导嘉宾,不是老师学生,而是家长。他们满怀好奇,尝试操作这些从没碰过的“新玩意”,眼中满含欣慰。
举办社区自行车嘉年华活动
童生辉是一名80后自行车爱好者。2014年6月,在嘉定团区委、区民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他一手创办的自行车民间社团嘉速自行车队升级成为车友服务的社会组织——上海嘉速自行车运动文化发展中心。“我们以快乐骑行为目标,聚集了不同能力水平的车友,每周一次夜间骑行锻炼,一次自行车讲座沙龙,周末不定期组织参加比赛或远途骑游活动。”童生辉这样介绍自己的宝贝儿子“嘉速”。
从独骑到带领一群人骑行,童生辉多了一份责任感,为了让大家能感到骑行的快乐。他策划了很多有趣的活动,譬如连续两年举办“世界无车日 怀旧慢骑行”活动,让车手脱去专业自行车装扮,穿上背带裤,戴上红领巾骑行。“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儿时与单车相伴的美好回忆,于是我们想卸下这些专业行头,走进日常生活,带大家一起回到儿时的自行车时光。”此外,他还组织开展青年女性公益骑行活动,去街镇推广绿色低碳出行。
社区自行车嘉年华是嘉速打造的嘉定社区民生服务创投项目。该项目把自行车专业技术和体验互动活动带到社区百姓家门口,推广自行车运动,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
今年,在活动举办地丰翔社区站,嘉速又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公益品牌“壹骑跑”。该项目由孩子完成骑行,再由家长完成跑步的亲子接力比赛,首场活动吸引了超过50组家庭报名,现场气氛热烈,受到年轻爸妈的欢迎。
举办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是一家致力于汉文化推广的社会组织。自2005年初创以来,除了汉服的设计制作,汉未央还积极担当起传统文化传播者的重任。
去年12月,汉未央在嘉定州桥历史风貌区举行了一场传统文化精品项目分享会,并正式宣布汉未央嘉定体验馆开幕,让青年们能领略汉服和汉文化的魅力。
去年9月,汉未央承办了嘉定的孔子文化节汉服展示发布会活动。这场汉服展示发布会不同于简单的T台走秀,而是结合舞台剧的演绎来展现汉服之美。整个舞台剧以“汉服归去来兮辞”为主题,展现汉服的起源、发展与消亡。演出结合了汉舞演绎、传统射礼展示、端午傩礼表演、传统冠笄礼展示等表现形式,使得观众在领略汉服端庄华美的同时,加深对汉文化的了解。
去年中秋节,汉未央还与嘉定区文明办、团区委合作,承办“月是故乡明”中秋主题活动。在互动环节,投壶射礼、猜灯谜、涂色书比赛、中秋民俗实物展示以及最美家庭合影,将活动推向了高潮。